第112章 第 112 章(2 / 2)

鄭秀才的學堂裡他們家住的地方不遠,出了門一直往東走,走了不到一刻鐘便到了。

學堂外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又名“引鳳樹”,“梧桐引得鳳凰來”,寓意著學堂裡的弟子以後能夠成才成鳳。

初冬梧桐的葉子落的差不多了,隻剩下光禿禿的杆子,北風吹過,添了一份蕭瑟。

李大成理好衣服,恭敬地敲了敲門,“請問鄭夫子在嗎?我們是來拜師的。”

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瞎了一隻眼佝僂著身子的老仆走出來,對李大成拱手道:“我家夫子正在上課,請到客廳先喝口熱茶暖暖身子。”

李大成自然沒有不答應,帶著魚娘和二牛跟著老仆去了客廳,老仆給他們奉上一盞熱茶後便退下了,一時間客廳裡隻剩下了祖孫三人。

若是以前,二牛這時候肯定已經跳下椅子四處亂轉了,而此刻他隻是老老實實待在椅子上,半點都沒有亂動。

魚娘借機打量了一下,客廳裡擺放著幾盆頗為雅致的蘭花,看來外人說得不錯,這位鄭夫子確實很喜歡去山中挖野蘭。桌椅板凳都不是很新的,但是保養的挺好,看得出來近期又刷了一遍清漆。

隔壁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一個渾厚的聲音傳來,“好了,今日的課就上到這裡,你們回去後再寫十張大字,把今日教的《千字文》熟背,明日我會檢查。”

“夫子再見……”

“哦哦哦下課了……”

一個個學童懷中抱著書本和毛筆紙張,歡快地從後麵出來,說說笑笑著從魚娘麵前經過。

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看了魚娘一眼,嘲笑道:“快看啊,來了個黑小子。”

魚娘毫不客氣地怒視著他,黑怎麼了,又沒吃你家的大米。

一個約莫五十歲上下的老人從後麵走出來,他身形瘦削,留著把山羊胡,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馮山,怎麼還不走,想今天留在我這裡過夜嗎?”

馮山,也就是嘲笑魚娘臉黑的皮小子見鄭夫子出來,馬上變得文文靜靜,作了一揖,恭敬道:“夫子,我這就走。”

李大成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拱拱手道:“鄭夫子,久仰大名了。這是我的兩個孫兒。”

鄭夫子上下仔細打量了一番二牛和魚娘,魚娘有些緊張,不自覺挺直了腰背。

“多大了?”鄭夫子冷不丁開口問道。

魚娘如今的聲音還很稚嫩,和男童的聲音差彆不大,她回道:“六歲了,明年夏天就滿七歲了。”

鄭夫子點點頭,臉上看不出任何喜怒。

二牛的聲音有些顫抖,“我今年八歲了。”

李大成補充道:“我們一家剛來到雲陽縣,以前在路上逃難太過匆忙,我隻草草教過他們兩個幾個字。現在安定下來了,想要找個先生啟蒙。”

鄭夫子點點頭,“難怪,既然如此,我先來考考他們。”

鄭夫子在椅子上坐下來,抿了一口茶,“《三字經》可背過?從‘人之初’往下背。”

李子晏以前教過二牛《三字經》,隻是他當時太過頑劣,一直不肯認真學。近段時間又重新撿起來《三字經》,時間太短了,隻能啃啃巴巴背完一小部分。

二牛背到“人不學,不知義。”後,再也背不下去了。

魚娘接著背,“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一口氣一直背到最後一句話。

鄭夫子放下茶盞,“不錯,你們兩個的進度比我所想的要好很多。”

“你叫什麼名字?”鄭夫子問二牛。

“李子昭。”

鄭夫子點點頭,又和藹地問魚娘:“小兒,你的名字呢?”

魚娘道:“回夫子的話,我叫李子愚,大智若愚的‘愚’。”

鄭夫子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李大成身邊,“子昭和子愚我都收了,子昭可入丙字班,子愚可入乙字班。找一個黃道吉日,到時帶他們兩個來拜師吧。”

魚娘和二牛對視一眼,彼此都很高興。

李大成忙道:“辛苦夫子了,我看後日便是一個良辰吉日,屆時我會帶著束脩登門拜訪夫子。”

離開鄭夫子家後,李大成忍不住撫掌大笑,“好啊,你們兩個都入了學,我們家又要多出兩個文曲星了。走,爺爺帶你們去街上買筆墨紙硯。”

二牛除了高興外還有些失落,畢竟他比魚娘要大,他才是哥哥,結果魚娘進了乙字班,而他才進了丙字班。

李大成摸了摸二牛的頭,“二牛今日表現的不錯,短短幾天內便背了這麼多《三字經》,可見這些日子是下了不少苦功夫。”

二牛被誇獎後,有些小得意,心中的失落一掃而光,肉眼可見的高興多了。

魚娘挑了挑眉,爺爺果然厲害。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麼麼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萌萌噠兔子君20瓶;窩是一枚醋包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