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冬旭還好,一提冬旭,冬老頭心頭的火氣,被拱起了八丈高!
“就這樣的,怎麼跟冬旭比,拿什麼比啊?”冬老頭氣狠了,聲音都劈叉了,拿起棍子,無差彆的把冬昌他們三個全打了。
還沒背書的冬時和冬曜:?
雖然說挨打是肯定的,但是也不能還沒背就先打啊?
三個孩子年紀還小,如今還算是老實,冬老頭又是全家權威,他們不敢反抗,更不敢跑,一個個最多就是閃躲一下,棍子還是結實的落在他們身上。
大伯娘原本握著燒火棍的手鬆了幾分,聽著聲音還有幾分不忍,但是一想到冬昌背的那個熊樣子,又氣得直咬牙,嘀咕一聲:“也是活該!”
冬暖拱完了火,也不急著勸,而是轉過身去了院子裡。
冬大伯和冬三春都在院裡納涼呢。
冬暖一過去,就看到冬大伯黑著臉手裡握著扁擔,看那樣子剛才也是想上的,但是冬老頭打的狠了,倒是阻止了她。
看到冬暖出來,冬大伯麵色緩和了幾分,儘可能露出溫和一些的笑意:“暖丫出來了啊?”
“嗯,大伯。”冬暖乖巧的叫人,然後才輕聲說道:“我來看看柳條。”
說好要教家裡人編筐的,冬暖覺得也得提上日程。
隻是孩子們挨打有什麼意思呢?
還是那句話,全家大亂鬥才有意思呢。
一聽說看柳條,冬大伯就知道這是準備編筐了。
其實村裡很多人家的老人,是會編那種最簡單的大筐的,農家院裡平時用得上,那種筐也簡單,隻要不挑好看還有鬆緊,其實也都能編出來。
但是也就這樣了,再多複雜的,像是小背簍啊,魚簍啊,小竹籃啊之類的,他們是不會的。
村子裡倒是有一家編筐手藝不錯的,說來也是巧了,正好是隔壁廖明坤他大伯家裡。
對方一家靠著這一門編筐的手藝,為家裡添了不少日常吃用。
不然的話,冬老頭也不至於一聽說冬暖會編筐就如此的上心。
雖然說一個小筐也不值錢,有的時候好幾個筐摞在一起,才能賣個三五文錢,但是柳條是現成的,自己家人閒暇的時候也是閒著,人工也不要錢。
對於冬家來說,這就是零成本,能賣一文是一文。
“都在這裡放著呢,怕太陽曬乾了太脆不好編,都堆在偏房這邊。”冬大伯也想學這個手藝,他覺得自己腦子是靈活的,就是缺少了學習的機會,所以這會兒特彆殷勤。
冬三春還懶洋洋的坐在房簷下,根本沒有動起來的意思。
冬暖也不急著督促他上進,慢慢來嘛。
親爹是沒挨過竹子精的毒打,所以才會懶散的,可以理解。
冬暖去抱了些柳條出來,這會兒天已經放黑,但是夏日天長,所以還有些微的餘暉並沒有徹底的消散於天地之間,外間還能有一點光亮可以用。
冬暖覺得,想靠編筐這門手藝賺錢,那就得編出心思,編出精巧來。
隻編那些裝東西的大筐,也隻能靠量取勝。
但是問題是,那東西又大又費時的,編多少個才能賣出十文錢呢?
全家齊上陣好幾天,連十文錢都賣不上?
雖然說人工不值錢,但是也不是這麼個不值錢法。
所以,冬暖準備賣些精巧的。
比如說可以裝些小巧物件,看著很能拿得出來手的小筐。
其實這樣的筐,用竹子比較合適。
隻是砍竹子費勁兒,還需要處理,收拾,而且竹子不如柳好好上手,所以冬暖思來想去,還是選擇先從柳條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