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宜紅開了一家鮮花店,平常工作很忙,家裡做飯、買菜之類的事都由婆婆在負責,這兩天老人身體突然有些不舒服,她不得不擠出一些時間來料理家中的生活全文。
焦宜紅早上時間緊,去買菜的時候,還未進農貿市場,就在外麵的路邊攤上順路買了,雖然價格貴點,但看在蔬菜的確新鮮,也就認了。她回到家後,將菜價的事當成趣事跟丈夫說了,沒想到婆婆一聽,卻認為她被賣菜的販子騙了,不該多花冤枉的錢。
中午吃飯的時候,焦宜紅剛將第一個菜炒好,香味就飄出了廚房,將一家老小吸引了過來,她五歲的兒子濤濤急忙問是什麼東西這麼香?
等見到鍋裡炒的是昨天吃剩的牛肉後,小臉上滿是不解。
她丈夫也道:“這香味不像是牛肉的味道?”
焦宜紅不太肯定地道:“我就往裡麵加了兩根香菜,應該是香菜吧?”
結果,還不等焦宜紅將後麵的幾個菜炒完,小孩就忍不住先吃了起來,老人這幾天胃口不好,這次卻吃下了整整兩碗飯,還有些意猶未儘。
而家中的小皇帝被嬌養慣了,一向挑食,以前每吃一口蔬菜都要大人哄著、逼著,而今天卻在嘗了一口小白菜後,就將整盤都霸占了起來。
見孫子吃著歡快,老人連忙轉變了態度,向兒媳打聽賣菜的地方,還一個勁的地說,明天還要去買,而濤濤則在一旁不甘示弱地嚷道:“要天天買!”
這樣的事情,在購買了空間蔬菜的許多家庭裡上演著。
*************************
到第三天,兩畝甜玉米也快進入成熟期,每一株上麵都結了兩三個以上的嫩玉米,個個壯實飽滿,吃起來更是滋味絕佳,葉泉每天不是打一個湯,就是用高壓鍋煮幾個當粗糧吃,甚至還在空間用火烤了幾個,味道是又香又甜。
而且番茄和青辣椒也可以少量的采摘,不愁沒有菜賣。
有了固定的顧客群後,往往不到九點鐘,整整一滿車子的蔬菜就賣完了,到了第四天,葉泉恢複了原價,來購買的人就少了一些,還有的顧客勸說他一直按前幾天的半價賣,但葉泉不為所動。
葉泉敢標出這麼高的價格,自然有他的底氣,奇貨可居的道理,中國人早在幾千年前就明白了,雖然比彆的菜攤要貴四倍以上,但為了健康和美食,絕對有許多人舍得花這個錢,他的空間蔬菜品質超群,不敢說有病治病,無病防病,但對身體的益處是明顯的,也完全對得起這個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