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泉等四人徑直闖進了國術社的練武場,早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隻是關注場中兩人的對練,沒有顧得上。
有一個留了長發的年輕男子離四人最近,不太友善地道:“你們四個是誰?來我們國術社乾嘛?”
夏昌平走了過來,製止了年輕男子,招呼道:“劉師兄,葉師兄,好久不見,今天怎麼有空來國術社?”
那長發男子驚異道:“夏社長,你認識他們?”
但很快他就從夏昌平的稱呼中明白過來,問道:“他們是國術社以前的師兄?”
天南大學的國術社有個傳統,那就是社員之間並不以學長、學弟來稱呼,而是先入社的就是師兄、師姐,後入社的就是師弟、師妹,並不管年齡和學段。
“社長?夏師弟,你現在擔任社長了嗎?”劉啟山訝然道。
夏昌平道:“是,弘賦春師兄年初的時候參軍入伍了,社長的位置隻好由我先擔著。”
葉泉與劉啟山這才明白,弘賦春比他們晚兩屆,剛入社不久就憑借著深厚的武學修為成為了副社長,為人處事也讓社員誠服,幾乎是下一任社長的不二人選,沒想到居然以大學生的身份入伍了。
葉泉問道:“離開學還有十多天呢,你們怎麼都來了?”
夏昌平解釋道:“上個學期,我們武術社團之間為了爭奪會員,相互進行挑戰,結果有好幾個進了醫院,這個學期,學校下令不準社團之間相互挑釁,而是準備與其它幾所大學聯合,舉辦一屆武術交流大賽,其中有實戰的內容,我們算是提前備戰吧。”
陳浩插嘴道:“這倒是有趣,可惜我們那幾屆沒舉辦過。”
夏昌平又道:“劉師兄,我們兩年多未見了,今天機會難得,不如指點一下師弟,也讓大家開開眼界。”
劉啟山一聽,不由有些心虛,他的功夫早在大二的時候就突破了明勁,以前與夏昌平切磋過幾次,多數能占到上風,但自從畢業後,因為工作、生活和感情上的事,分心太多,身上的功夫幾乎荒廢了大半。
武學修煉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完全是一個道理,說一日不練手生,也許帶有一點誇張,但要保持原有的狀態不退步,必須要勤練不輟,不能分太多的心。
而隻看夏昌平的氣勢,劉啟山就算不了解對方的具體修為,也知道這兩年來,對方肯定一直在進步,兩相比較,不用比他也知道結果。
葉泉看出老大有些進退維穀的尷尬,當下道:“夏師弟,咱倆以前還從來沒交流過,今天不如由我們切磋一下?”
夏昌平聽了有些意外,他算是一個武癡,邀戰劉啟山倒沒有其它的心思,隻是見到以前的對手,心癢難耐,但與葉泉卻從未交過手。
夏昌平也對以前不顯山、不露水的葉泉很感興趣,點頭道:“當然好,葉師兄請。”
兩人在場中拉開架式,相互觀察著對方的破綻,圍觀的眾人不由都興奮起來,天南大學在學術界隻能算二三流,但在體育競技方麵卻是實力雄厚,學校內更有散打社、空手道協會、泰拳協會、截拳道協會、跆拳道館和柔道協會等學生團體,可以說百花齊放,其中頗有一些在武術修為上有很深造詣的學生,夏昌平不敢說是天南大學的學生第一高手,但排進前五是絕對的,這也說明了夏昌平除了三四個人外,很難在校園內找到勢均力敵的對手,但這些都是各個社團的首腦人物,代表著各自社團的臉麵,隻能勝不能敗,不到關鍵時刻很少有出手的機會。
這時,國術社的社員都對葉泉產生期望,希望他能多堅持幾個回合,讓夏昌平露幾手絕活開開眾人的眼界。
陳浩和武明騰,包括劉啟山在內,都知道葉泉會一些家傳的功夫,但真正有多高的實力卻並不了解,都有些擔心。
“明勁大成!”
葉泉與夏昌平相互試探了幾招後,劉啟山就變了臉色,如果夏昌平突破了明勁還在他的意料當中的話,那達到明勁大成境界,就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更讓他吃驚的是,葉泉並沒有在交鋒中屈居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