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桃源山村(1 / 2)

不說程正洪發現損失慘重後的暴跳如雷,將身旁厚重的實木桌子一掌拍得散架全文。

翌日,葉泉收拾了行李,踏上了回老家的路程。

因為帶的東西太多了,乘車不便,葉泉便開著皮卡車前往,車上除了私人用品和各種禮品外,還有一艘6人座的衝鋒充氣艇和一台水星牌船外機,衝鋒艇是鋁合金底板的,船外機則是15馬力,分彆花了他六千多元和一萬四千多元。

江世宇也在車上,等到達目的地後,再將皮卡開回越安市,桃源村其實離越安市區並不算遠,最多半天路程,隻是道路難行,兩人吃完早餐就出發了。

玉陽縣是南嶺省最北端的地區,與湘江省交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最低氣溫零下五六度,最高氣溫達到了三十九度,可以用“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莊”來形容這裡的地理特征。

進入玉陽縣境內後,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江世宇見沿途山青水秀,風景秀麗,不由連連稱讚,道:“真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我就住在半天路程外的越安,居然不知道這裡的風景有這麼美?”

葉泉笑了笑,道:“越安市本身就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城市,來這裡旅遊的人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了,再說,交通上的限製太大了。”

江世宇聞言點了點頭。

過了玉陽縣城後,道路就崎嶇不平起來,彎過了一座山又是一道嶺。

不過,路況再差,好歹鋪了一層薄薄的柏油,當皮卡過了平江鄉,向桃源村的方向開去時,才真正麵臨考驗,僅容一輛小車通過的土路上大坑小坑無數,也幸虧皮卡的越野性能很好,一般的底盤低的小車還真不敢隨便開進來,葉泉不得不將駕駛位讓給了經驗更豐富的江世宇。

又開了半個多小時,兩人終於停在了平江邊的一個渡口邊,葉泉下了車,望著眼前熟悉的景色,不由心情舒暢,指著對麵的一座形似馬鞍的山峰道:“過了江,再翻過那座山就是我的老家了。”

江世宇見對岸的山坡上是一片茂密的桃林,雖然已經過了中秋,但還能在一些枝頭上見到一些鮮紅的桃子,可以想象春季來臨,漫山遍野桃花盛開的美景,笑道:“還真有些桃花源的味道。”

葉泉笑了:“也許是受陶淵明所著《桃花源記》的影響,村裡人喜歡在村子外圍種一些桃樹,每年結的桃子,除了幾棵特彆甜的讓小孩子摘了外,其它不是用來釀酒就是便宜了山中的鳥獸。”

一路上,兩人聊了不少,江世宇也得知了葉泉回老家的目的,對此很是不解,他這些天來一直在觀賞魚店裡幫忙,對店中觀賞魚的價值和營業額也有所了解,在他看來,魚店就算不是日進鬥金,其收入也足以支撐葉泉一家人,在城裡過上體麵舒適的生活了,何必跑到農村來受罪?

平江貫穿了整個玉陽縣,最寬的地方也不超過三百米,全縣有五座大橋和二十多個渡口,用的渡船都是非機動的,江麵寬的就用竹竿撐過去;江麵窄一點的,就在江的兩岸拉一根粗鋼絲,渡江時就拉著鋼絲將船拉過江。

桃源渡口以前用的是自造的木船,現在由縣政府統一配備了鐵殼船,**米長,三米來寬,沒有船艙,隻是鋪了木板,外殼上刷了紅漆,在船的一側豎著兩根三米高的木樁,攔在鋼絲上。

聽到汽車馬達的聲音,從渡口邊的小木屋裡走出兩個人,一個是五十來歲的中年人,身材乾瘦,帶著一張天生的苦相臉。

另一個是二十四五歲的青年,留著寸發,上身隻穿了背心,露出一身黝黑結實的肌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