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小聲問道:“怎麼了?”
葉泉指著前麵的灌木叢,道:“前麵有野雞全文。”
陳浩聽了大喜,道:“在哪?讓我開張一下。”
陳浩隨著葉泉指的方向,好不容易才在十多米外,一處灌木叢的後麵看到了露出來的鮮豔羽毛。
跟前麵碰到的環頸雉雞不同,這是有著漂亮長尾巴的紅腹錦雞,又叫金雞,體態纖巧,步履輕盈,因腰腹部羽毛豔紅奪目、羽毛在陽光照射發出閃閃金光而得名。
雄鳥羽色華麗,體長約一米,頭具金黃色絲狀羽冠,上體除上背濃綠色外,其餘為金黃色,後頸被有橙棕色而綴有黑邊的扇狀羽,形成披肩狀,下體深紅色,尾羽黑褐色,滿綴以桂黃色斑點,尾羽的長度超過身體的兩倍以上,全身羽毛顏色互相襯托,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具全,五彩繽紛。為中國特有鳥種,也是馳名中外、最漂亮的觀賞鳥類之一。
雌鳥與雄鳥形體相差很大,體重要小三分之一,羽色以棕褐色為主,頭頂和後頸黑褐色,其餘體羽棕黃色,披肩不發達,尾羽較短,羽毛上雖有斑彩,但不及雄鳥豔麗。
一般來說,在山裡遇到不是白色環頸的野雞就不要打。
紅腹錦雞在山裡的數量要比雉雞少得多,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過考慮到這種鳥類已經大範圍地人工養殖,野化起來也容易,打上一兩隻也無妨。
陳浩看到後一陣興奮,舉起手弩就要射擊,葉泉按住他,道:“等等,有兩隻,應該是一公一母。”
葉泉從包裡取出一把自製的彈弓,裹了一顆鋼珠,向陳浩小聲道:“我們一起射,你打前麵那隻,我打後麵那隻。”
陳浩沒有葉泉用精神念力搜索周圍環境的能力,隻看到前麵的那隻野雞,藏在後麵的那隻連根羽毛都沒有瞧到,見葉泉手執農村小孩子才玩的彈弓,笑道:“這東西能打到野雞嗎?”
葉泉瞄了他一眼,道:“說你沒文化還不信,這東西在遠古的時代就用來獵殺小型動物,練熟了在二三十米內,指哪打哪,咱們一起射,看看是你的現代手弩厲害還是我的古老彈弓厲害?”
彈弓早在人類蒙昧時代就出現了,《吳越春秋》上有一首《彈歌》,上麵記載“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詩歌以二字短句和簡單的節奏,寫出了砍伐竹子,製造彈弓,射出彈丸,射中鳥獸的狩獵過程。
曆史上,既有漢代韓嫣、春秋晉靈公和魏國末代皇帝曹芳之類的人,因彈弓而得惡名;也有像南齊桓榮祖和隋朝長孫晟這樣,因善射彈弓百發百中,而留下美名的人物。
葉氏先祖是將門出身,步戰、馬戰和箭術皆精,有專門的箭術傳給後人,族人定居桃源村後,又因地處南越嶺,山中多猛獸,為了自保和打獵,對射箭這門絕學自然不敢放下,葉泉在未遷居以前練習過一段時間的箭術,小時候更是隨身攜帶彈弓,到處禍害鳥獸。
葉泉自製的這把彈弓,是閒暇之餘用榆木枝作彈弓叉,以八根紮血膠帶作弓弦,以他現在的蠻力,在二十米**起鋼珠來很有威力,如果再用精神念力來瞄準和鎖定,在三十米內也可以做到百發百中。
網絡上有不少用現代工藝製造出來的彈弓出售,不管是威力還是精準度都要比自製的好得多,但葉泉玩彈弓,隻是緬懷一下兒時的樂趣,這製作的過程自然不能假手他人。
隨著一聲驚響,兩顆鋼珠分彆從手弩和彈弓兜裡射了出去!
葉泉射出的鋼珠飛進了灌木叢裡,而陳浩射出的那顆鋼珠準頭不錯,正打在草叢中露出來的那片羽毛上,可惜的是,他不清楚那片鮮豔的羽毛是錦雞尾巴上的,瞄準的位置應該再向左偏一點。
尾羽被鋼珠擊中,那隻錦雞並未受傷,但受到的驚嚇可想而知,頓時一聲驚叫,扇著翅膀猛的跳了起來,在眾人眼中留下一個漂亮的身影,然後向前方一竄,不見了。
“哎呀!沒打中!”陳浩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