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宗祠交手(2 / 2)

幾招過後,從手臂上傳來的疼痛感讓葉泉領教了對手的硬橋硬馬,但也放開了手腳,心中的熱血被激發了起來。

龍是中國傳說中的神獸,能大能小,能顯能隱,能長能短,飛騰九天,遨遊四海,在龍的前麵還加了個“遊”字,可見遊龍拳對身法的重視,用靈活多變、矯若遊龍來形容最為恰當。

葉泉放開身法一遊走,葉東立即雙肩聳動,五趾抓地,追了上來,一招“卞莊擒虎”,向葉泉肩頭抓了過去。

葉泉不用眼睛看,也無須聽風聲,也能感覺到葉東的一舉一動,腳下一滑,避開對手的來勢,雙手五指屈張,反擊了一招“青龍取水”,左手上托,右手直取葉東腰肋,這一記要是抓實了,葉東輕則絕子絕孫,重則半身癱瘓。

葉東雙腿一蹲,身軀微側,打出了虎鶴雙形中的鶴嘴沉肘,右手勾撥葉泉的龍爪,左手如喙,點向葉泉的太陽穴。

遊龍拳剛柔相濟,經葉氏曆代先祖完善,還融入了葉氏刀法和槍法中沙場搏鬥的招數,祖訓還有“輕易不動手,動手不容情”的說法,除非一開始就點明是切磋武藝,並不是生死搏鬥。

因為在沒達到化勁收放自如的境界前,一容情拳法的威力就少了一半,特彆是拳法中像“魚躍龍門”、“飛龍在天”等幾式殺招,因為身形騰空,空門大露,一出手就必須全力以赴,不留餘力。

葉泉與葉東之間是相互印證交流,自然都留了三分力,但兩人畢竟做不到收發由心,施展的又都是實戰性極高的拳法,漸漸地險象環生,葉貴寶開始時,還安危端坐在竹椅上,但場上兩人二十招一過,便扔掉了手中的蒲扇,站了起來,兩隻大手精瘦如鋼,青筋密布,腳下黃土地麵微陷,顯然聚勁於兩腿上了。

遊龍拳不傳外姓,加上葉氏的人又少有混跡江湖的,因此名聲不顯,但葉泉自信這門家傳的武學絕對是上乘拳術,在身法與拳意上更克製大多數其它流派的武術。

但幾十招過後,葉泉並沒有在身法和氣勢上占到便宜,好幾次如果不是仗著精神念力的神奇,就已經吃虧了,這並不是因為葉東突破了暗勁,而是葉泉在實戰經驗上明顯不如對手,如果遇上實力不如自己的人還好,一旦對手比自己強,這種缺點就會暴露無遺。

暗勁是一種境界,並不是說,暗勁高手就一定比明勁高手厲害,特彆是初入境界的拳師隻練通了身體的一處暗勁,隻有一擊之力,僅僅是比明勁高手多了一種手段而已,如果雙方的實戰經驗、拳術造詣相差太大,暗勁高手陰溝翻船,輸給了明勁拳師是常有的事。

實際上,不僅葉泉驚歎於對手在實戰經驗上的豐富,氣勢之中更有一種漠視生死的意味。

而葉東也在心中對葉泉讚歎不已,他大了葉泉整整四歲,至少多了四年的時間優勢,更何況,他也精通遊龍拳的各種招式變化,而葉泉卻未必了解虎鶴雙形拳。

葉東三年前,因資質過人,入了寶島洪拳宗師苗冀忠的法眼,收為關門弟子,此後經曆數十場實戰搏鬥,手底下更有不止一條人命,被譽為寶島武林年輕一代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可以說,不管從哪一方麵來說,葉東都要比葉泉強,特彆是開始的試探結束後,葉泉在實戰經驗上的欠缺就被他看出來了,但偏偏在葉泉露出空門,葉東伺機而動時,葉泉就會神使鬼差般地進行補救,數次化險為夷,讓葉東不得不驚訝這位堂弟在武學上的靈性和直覺,他相信,如果三年前,他和葉泉同時出現在苗冀忠的麵前,他的師父一定會先選擇收葉泉為徒,而不是他。

見兩個晚輩的交手精彩紛呈,各有千秋,葉貴寶心中大喜,一個箭步跨上前,雙手虛握,一招“雙龍戲珠”直取兩人的空門所在,勁力鼓蕩如風,激得場中的兩人手腳一慢。

葉貴寶將兩人分開,哈哈大笑道:“不錯,不錯,小東已得虎鶴雙形的精髓,日後成就不可估量;而小泉能堅持四十餘招不落下風,天資不輸小東,隻要勤勉肯學,不出四年絕對能突破到更高境界,看到你們所學有成,後繼有人,我們這些老家夥就放心了。”

+++++++++++++++++

PS:很想寫實戰國術,但子雲畢竟沒練過,查資料既要時間也未必寫得好看,而且到了後期,很可能要寫化勁以上境界的打鬥場麵,這可是想參考也沒有參考的地方。

所以,本文的國術純屬虛構,大夥看看就好,彆較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