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小年(1 / 2)

豬的嚎叫聲一傳開,村裡人就知道誰家要殺年豬了,那些愛看熱鬨的小孩子們便坐不住,循著聲音紛紛跑來圍觀。

這殺豬的場麵在某些人看來還是很血腥的,不過,農村人沒那麼多講究,小孩要看,也沒誰會攔著。

丫丫小臉兒有點煞白,帶著吃驚的表情,但兩眼又睜得老大,一眨也不眨,跑幾個女娃擠在一邊看著。

她肩膀上的黑八哥醜醜是“人來瘋”的性子,見旁邊的人多了,便扯開嗓子叫道:“殺年豬了!殺年豬了!”

葉添福在豬後腿上開了一個小口子,用一根鐵扡子插進豬身,再用竹管往裡吹氣,待豬肚子滾圓後,再用一根繩子綁住口子。

然後,幾人將豬抬到一張門板上,提來滾熱的水淋濕,一邊淋一邊用刀子給豬刮毛。

將大豬刮得白白淨淨了,葉添福用一根鐵鉤鉤住豬後腿,然後將其倒吊在一張梯子上麵,開小心地開膛剖肚,將豬的五臟六腑、大小腸子一一掏出來。

掏空內臟後,葉泉添福砍下豬頭,然後用斬骨刀沿著豬的脊椎骨砍開,分成兩半。

這時,葉泉丟下手中的活,笑道:“婷婷,你去灶爐鏟一些火炭來,我給你們烤懶筋和豬肝吃。”

葉婷一聽連忙去了,葉泉說的“懶筋”指的是豬脊椎骨裡的骨髓,就像一根白色大筋一樣,灑上一點細鹽,再放到燒紅的木炭上烤熟,又香又嫩又滑,那個味道絕對是人間美味,讓人一嘗難忘,新鮮的豬肝也是一種用來燒烤的好食材。

葉婷用一個破鐵盆端來火炭,葉泉找來一些長竹簽,叫上那些跑過來圍觀的小孩們自己動手一人兩三塊嘗了個鮮。

分成兩半後,葉添福便開始剔骨割肉,隻見他一會用斬骨刀,一會用尖頭的剔骨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豬腿、排骨和豬頭皮等一一分離,刀法純熟,很有“庖丁解牛”的風範。

大腸清洗乾淨後,便開始灌血,再和其它內臟煮一煮,豬頭骨和一些豬雜用來做中午的殺獵宴,豬腿、排骨和內臟等用來過年肥膘熬油,帶皮的部分,分成了三四斤一塊,抹上生鹽,用竹條串好,掛在火塘上方用煙火來臘製,也有人喜歡掛上兩串小腸或其它部位,明年用來下酒最好不過。

葉泉找來大稱稱了九十斤的豬肉,差不多每個部位都要了一些,然後照市價給葉明誠算肉錢。

葉明誠推讓著不肯收他現在在種植基地裡掛著一個主管的職務,每個月光是固定的工資就超過了元,這在農村地區絕對是高薪了,主要的工作就是帶著一些村民,負責蔬菜的采收、計量和裝車,除了每天要起得早一點,事情十分輕鬆,誰都可以乾,葉明誠自然明白這是侄子在照顧自己。

見堂叔堅持不收,葉泉就算了雖說“親兄弟要明算賬”,但太分明了也不好,會顯得生疏,他時不時會拿出一些空間食品送給葉明誠一家,總不能也收錢,有來有往才更像親人。

下午村裡給各家各戶分了竹錢和樹錢,每人是180元,葉泉一家五口人得到了900元,錢雖然不算多,但總是一件喜事,普通人家有了這筆錢,足夠過個好年了。

曹尉勤就很是羨慕,說:“還是桃源村好,咱村就從來沒分過什麼竹錢。”

今天是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等。

因為風俗習慣的不同,各地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儘相同,從前的時候,還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老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