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外交努力無果後,新華國終於向安南國宣戰,驅逐安南國駐華大使,並開始撤離安南國內的外交人員和華僑、留學生等人。。
在宣戰的同時,新華**隊發射了數百枚短程彈道導彈,對安南國實施了首輪打擊,隨後四百多架戰鬥機與數十架轟炸機出動,對安南國北部地區的防空、指揮、通信、情報與重要軍事基地進行了高強度轟炸。
新華國海軍航空兵也不甘示弱,動用了幾乎所有航程足夠的戰機,轟炸了安南國南部地區的港口和停留軍艦。
可以說,在戰前新華國當局十分猶豫,頂住國內的壓力,希望能夠不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南海爭端。
但一旦動手,就是雷霆萬鈞般的打擊,將海空力量使用到了極致。
空襲很快造成了安南國南部地區的主要港口全部癱瘓,新華國在第二天宣布,將安南國全境設為禁飛區。
按照公布的禁飛管製條例,任何未經允許進入禁飛區的飛機,都將被新華國戰鬥機擊落,這也是利堅國一貫的做法,甚至沒有經過宣戰,就將一個主權國家設為禁飛區。
也就在同一天,遊龍號終於鎖定了安南國最後兩艘基洛級潛艇,自從安南國大半的潛艇被不明勢力勢力擊沉後,這兩艘潛艇就一直停泊在軍港裡,直到戰爭爆發才離開港口,因為相互接應,離得不遠。。被遊龍號用兩枚重型魚雷先後擊沉。
新華國的大規模空中打擊行動持續了三天,隨後開始對安南國的國家基礎設施。比如道路、橋梁、電站、工廠等實施了轟炸。
第四天,新華國終於出動陸戰隊,輕易攻占了被安南國侵占的島礁和海上采油平台,並進行海上封鎖。
數十年的南海爭端,新華國一直隱忍,這也造成了安南國的大意,認為新華國絕不敢動武,在接到宣戰書後。雖然有長到一個小時的應變時間,但安南國政府一陣混亂,等到各軍事基地接到明確命令時,首輪打擊已經開始,連防空係統都沒有啟動,大部分戰鬥機停在機場,許多軍艦也沒有離港。
安南國的軍事力量在這幾天的空襲中損失慘重。其軍事指揮係統幾乎癱瘓,大一點的海軍基地與空軍基地,在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中被摧毀大半,海軍主力艦艇損失殆儘,保存下來的戰機在空戰中被擊落了大半,早早就失去了製空權。
而新華國隻損失了二十多架戰鬥機和三架戰鬥轟炸機。
還好。利堅國在戰前為安南國緊急援助了一批軍事裝備,還派出了軍事顧問團,總算還能穩住國土防線。。
新華國一直動用的都是海空軍,陸軍重兵鎮守在邊境線上,並沒有出動的打算,好看的:。作為一個“憤青”,葉泉對此是有點不滿的。因為當年的自衛反擊戰,因為前線部隊的主動後撤,導致在兩國領土談判時不利,很是吃了一個虧,被安南國劃去了幾個具備極大軍事意義的領地和騎嶺線。
這次兩國開戰,陸軍若能趁此機會奪回這些地方,就更好了。
隻有進行地麵戰爭,才能打跨安南國的脊梁,並扶持一個親華政府,徹底解決兩國之間的領土和領海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