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個月的談判,管庸成功以27.5億元收購了兩家鋼鐵公司,並承擔十多億的債務,成立了東方金屬材料公司,通過引進新型設備後,將形成年產各種合金鋼1100萬噸以上的生產能力。
金屬材料實驗室,已經研發出超級合金和金屬玻璃,不久將陸續拿出深藍合金、記憶合金和耐高溫合金等新型金屬材料的配方,助新華國完成發動機和核聚變機組的突破,其他書友正在看:。
超級合金是一個統稱,具體又分為數十個型號,葉泉將根據先進程度先後推向軍工和民用市場。
金屬玻璃又稱非晶態合金,它既有金屬和玻璃的優點,又克服了它們各自的弊病。
如玻璃易碎,沒有延展性,金屬玻璃的強度卻高於鋼,硬度超過高硬工具鋼且具有一定的韌性和剛性。
所以,金屬玻璃又被稱為“敲不碎、砸不爛”的“玻璃之王”。
金屬玻璃硬度是常規鋼材的兩倍,有很強的抗腐蝕能力,不變質,重量輕;在一定的溫度下有很高的柔性,但完全冷卻後又非常堅硬,有極強的可塑性。
由於金屬玻璃的超常堅硬,在軍事上可以用於製造槍炮子彈、導彈和裝甲車等。
在體育上,適合於許多體育用品。
也可以用在電腦和手機的外殼上,輕便、美觀、堅硬。
另外,它的性能和特點也為許多珠寶商帶來商機。
總之,用途不勝枚舉。
東方特種材料公司隨後也掛牌成立。
材料是科技的基礎。
所以,特種材料實驗室、納米材料實驗室和特種陶瓷實驗室的成立被葉泉優先照顧。大肆擴招。每個實驗室將招聘數千人。多為助手和實習生。
特種材料實驗室已經研製出俗稱“百柔鋼”的高分子複合材料和碳纖維,將來還準備上馬生物鋼、仿生皮膚、絨毛合成纖維、光線折射紡織物和超導材料等項目。
納米材料實驗室將負責研發超輕型納米金屬、納米複合材料等項目
特種陶瓷實驗室則負責研發金屬陶瓷、常溫超導陶瓷在內的特殊材料。
碳纖維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大量應用,但到了21世紀,碳纖維的產量也達不到大量工業化的標準,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產品。
這種能替代鋼鐵的產品,在各個領域都有應用,再差的碳纖維,也有超過傳統材料的指標優勢。但因為技術和製造工藝的限製,遠遠無法達到鋼鐵的產能。
2015年,碳纖維的全球市場超過12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有望超過400億美元,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將進入全新的時代。
新華國更是碳纖維需求大國,市場規模近萬噸,然而,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形勢。
舉個簡單的例子,新華國已經開始搞大飛機項目,搞大飛機就一定得搞碳纖維。
一架大飛機起碼需要10多噸碳纖維。而國內目前每年僅能生產100噸左右,其它的份額隻能高價從國外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