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泉以東方集團的名義,成立東方珍稀動物保護基金和南越嶺華南虎野化訓練基地,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在平江鄉青螺灣劃出了一塊方圓數十公裡的偏僻山地,作為訓練基地。
基地的建設工作一日千裡,外圍的圍欄和一些基礎設施接近完工,開始聯係國內豢養華南虎的其它單位。
按照葉泉的意思,基地將接收十隻左右的華南虎,進行野化訓練,其中南越嶺將放歸兩到三隻華南虎,剩下的則逐漸放歸國內其它適合華南虎生存的山林裡,。
有了上級政府的支持,又有充足的資金,但要引進老虎的工作並不容易。
這倒不是說沒有老虎可引進,僅僅國內最大的老虎養殖基地——熊虎山莊,就曾有多達1300隻的老虎,其中屬於華南虎血統的老虎就占了不少。
1993年,新華國頒布了《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規定不能進出口、出售、收購、運輸、攜帶、郵寄虎骨,不得用虎骨製藥,並禁止人工繁育虎產品的貿易。
自這條規定頒布後,一些從事虎類養殖的場所就陷入了困境,按照規定,即使正常死亡的老虎也不得進行販賣和交易,養殖的老虎更是殺不得、放不得,連餓死了都違法,為了控製老虎的數量,一些老虎養殖場所不得不采取絕育等手段。
如果條件允許,野化基地就是想接收幾百隻老虎都不是問題。
引進華南虎最大的難題,不是數量,而且華南虎的血統麵臨著嚴重退化與混種問題。
現在國內圈養的華南虎,大多是六七十年代捕獲的那幾隻**華南虎的後裔,因為數十年來都沒有新的建群者加入,隻能相互近親繁殖。早已失去了基因多樣性,因而導致了機體退化、幼崽成活率極低等問題。
大部分人工圈養的華南虎,更在混雜了印支虎等其它老虎亞種的遺傳基因。
最後通過幾位專家層層挑選和檢驗,野化訓練基地第一批就引進了六隻華南虎,二雄四雌,都是三歲以下的年輕老虎。
為了湊夠這六隻華南虎,基金會幾乎找遍了國內所有養殖有華南虎的單位。包括各地動物園、其它虎類野化訓練基地和養殖場所等。
甚至還一度聯係了“中國虎基金”設立在非洲的華南虎野化訓練基地。九十年代初出國受訓的幾隻老虎,現在已經在國外繁衍出十多隻後代,而且都有野化基礎,雖然因為非洲草原和國內山林有太多差異。沒人敢保證這些老虎真正能在野外生存,但論野性,這些在非洲出生的老虎,要遠遠強過國內的同類了。
這六隻華南虎在血統上還算純正,但因為連續數代的近親繁殖,身體狀況實在令人擔憂,幾乎個個都是“病虎”,彆說放歸山林,就連健康成長並繁衍下一代都十分困難。
野化基地現在的的負責人。動物學家紀昆和閆學川甚至對後繼的野化工作。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因為從他們專業的眼光來看,這些老虎因為數代都是圈養的緣故,已經完全喪失了在野外獨立生存的能力。
葉泉倒是信心十足,他先是秘密地給六隻華南虎進行了空間優化。治療了傷病,並對存在嚴重退化和缺陷的老虎進行了基因上的修複,使其恢複到完全健康的狀態。
然後通過精神念力的“溝通”能力,對六華南虎進行了安撫和調教,為了更好地訓練華南虎的戰鬥和捕食能力,葉泉甚至“請”來了一名特殊的“教官”——藏獒“獅王”。
……
經過進化後,原來就十分雄壯的“獅王”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現在的體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29公斤,肩高92厘米,人立起來的話,甚至超過一些成人的身高,加上一身濃密的毛發,不僅體重超過了雌性華南虎,就連外形上,也不比雄性華南虎遜色。
普通人初見“獅王”,無不驚歎於它的體型和神俊,因體型龐大帶來的威懾力,訓練基地的工作人員不怕那些圈養的老虎,心裡卻有些畏懼這頭藏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