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黃土高原綠化項目(2 / 2)

對黃土高原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大規模植樹恢複黃土高原生態的做法並不可取,這樣不僅樹木成活率低,而且容易增加土壤水分的蒸發,加劇水土流失。

根據實際情況,黃土高原大部分地區更適宜種草,尤其是種植禾本科和菊科的草本植物為宜;在少數河濱地帶和地下水位較高的溝穀,可以適當種植一些木本植物;在黃土高原東南部可以適量種植榛、沙棘、核桃等經濟植物。

世界上畜牧業最發達的是利堅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和阿根廷等國,新華國雖然有四大牧區,但不是乾旱的草原,就是山地牧場和高寒牧場,都不是最好的牧場。

近幾年,國內的牛肉、羊肉等進口量年均增速都在40%以上,尤其是牛肉的年增速高達115%,價格上升也極快。

有了這兩種牧草,代表有許多荒蕪甚至沒用的土地都可以用來種植牧草,大力發展養殖業,將來國內不再需要進口肉類,反出能出口也說不定。

同樣的,如果桃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綠化示範項目成功,並帶動周圍地區跟進,那麼黃土高原不需要每年耗費國家大量的環境治理資金,就能完成綠化,未來將成為新華國的第五大牧區,不再是新華國的傷疤,而是一塊風水寶地。

除了兩種牧草外,桃源集團還有兩種正式命名為“超級旱稻41”和“桃源再生稻19”的改良農作物,並在桃源村小規模試種。

各種雜交、改良甚至轉基因技術的進步,使新型種子不斷出現,讓人目不暇接。

可惜的是,因為研發力量的不足,國內種子市場幾乎被發達國家占據,比如高端蔬菜種子50%以上都是“洋種子”,涉及所有的蔬菜品種。

除蔬菜外,“洋種子”已全麵進入大豆、玉米、小麥、花卉等領域,並已經形成了壟斷之勢。

這些洋種子售價之高,令人咂舌,價格一般是國內品種的6倍以上,占據了市場80%以上的利潤。

比如荷蘭有種甜椒品種叫“蔓迪”,便開出了每克種子180元的天價,1克種子相當於1克鉑金。

對葉泉來說,用空間的優化能力,研發一些新型種子並不是難事,不僅是玉米、小麥、大豆、稻穀等主要農作物,包括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

用空間培育出的種子,產量更高、品質和口感更好、種子用量和施肥量更低,而且沒有轉基因的副作用,是全方位的提升。

“超級旱稻41”和“桃源再生稻19”的麵世,必然會在世界農業市場上引起大地震,“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不隻是嘴上說說的。

就像新華國之所以能用有限的耕地養活十多億人口,雜交水稻的出現當屬首功,可以說造福了無數人。

雖然農業的經濟重量在各個國家的比重都不是最高的,但是卻是最為重要的,沒了吃的,什麼工業、製造業統統都是浮雲。

即使以葉泉現在掌握的力量,像主要農作物的新型種子,也不敢一次性推出太多,因為產量提高太多,足以對一些農業大國會造成衝擊,並影響世界格局,隻能慢慢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