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事情鬨大了(2 / 2)

桃源村的人小時候都從長輩那裡聽過鎮龍山、遊龍洞裡鎮壓著一條龍的傳說,但長大後誰會當真?如今有人真瞧見了,讓大家開始半信半疑起來。

於是村裡一些老人提議在鎮龍山山腳下修一座龍神廟,祈求龍神保佑這一方水土的平安。

當然也有人在反對,傳說中的那條龍是被鎮壓的,說不定是條孽龍、罪龍之類。

不過這點反對的聲音很快被淹沒。

葉泉也沒有反對這事,想建就建吧,而且要建得漂亮一些,就當村裡多一個旅遊的景點。

遊龍洞裡對神秘生物的搜索工作,一直沒有任何進展,倒是地下湖泊中的透明魚、盲蝦等水生生物見到了不少。

當初,葉泉放生六條改造過的“龍”形洞螈時,為了防止被捕捉或其它原因而滅絕,特意優化了其生存能力,能在水中快速遊動、捕食能力極強,還可長達一兩年不進食,眼睛擁有視力,性格十分機警,善於隱匿,在複雜的水下環境裡,尋找起來難如登天。

一些專家通過照片,認為這是一種變異的洞螈生物,隻是比歐洲的洞螈更加像龍,於是建議命名為“中華幼龍洞螈”。

當然,也有一些專家持不同意見,認為這種龍形生物不管是外形還是生活習性,都與洞螈有不同之處,應該是全新的獨有物種,應該乾脆命名為“中華幼龍”。

因為沒有捕捉到真實活體,未知的地方太多,雙方爭論不休,但不管怎樣,都認為這是新華國的獨有物種,並呼籲有關單位將其列為最高等級的保護動物。

直到考察隊進洞的第二十一天,終於有一台水下攝像機在一個角落拍攝到了龍形生物的身影,但隻是在鏡頭上一晃而過,

隨後進行下誘、拉網等捕捉手段都告失敗,還不敢采取一些蠻乾的手段,怕一不小心破壞了湖泊的生態環境,導致這種珍稀生物滅絕。

洞螈此前隻在歐洲東南方的阿爾卑斯山脈中淡水洞中有發現,前幾年網絡上有流傳昆侖山古洞穴也有洞螈生物,但語焉不詳,幾張流傳出來的圖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用洞螈或蠑螈進行ps處理的,當不得真。

不管怎樣,在大眾看來,遊龍洞“中華幼龍洞螈”的發現簡直是一個奇跡,許多人轉變了以往的看法,認為自己民族有關龍的傳說可能是真實的。

至於這種生物,到底是不是傳說中龍的原形,這就莫衷一是了,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桃源村的先民應該有人見到了這種生物,這才在鎮龍山、遊龍洞等地方留下了“龍”的傳說。

在考察隊進遊龍洞探索的一個月裡,遊龍洞一直封閉,惹來了眾多遊客的報怨和抗議,在各種可進行的捕捉方法失敗後,考察隊終於決定結束搜索工作。

而且經過桃源村的爭取,還是決定繼續開放遊龍洞,隻是規矩變得嚴格許多,比如每天進洞的遊客數量、時間都有控製,每條遊船在龍潭的逗留時間更不得超過10分鐘,而且遊客不得製造噪音、不得向湖中投放包括食物在內的任何物品等。

自此,龍漂裡的“中華幼龍洞螈”就成“尼斯湖湖怪”般的存在,雖然以後進洞的遊客在手中都會拿著手機或相機,但並沒有再聽說有誰能幸運拍到一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