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超級新稻種(1 / 2)

七月開始,漸漸進入了收獲的季節,綠豆、黃豆、玉米、早李、香瓜、菱角、洗瓜和玉陽雪梨都開始成熟了。。。

蘆葦蕩那邊的菱角沒人管,但每年都有生長,喜歡吃的人這個時候就會去采摘一些回來,菱角果肉鮮美清香,可生食、蒸煮或熬粥,還有健脾胃、解酒毒、防癌治癌的作用。

南越嶺附近的人還會種植一種名為“洗瓜”的瓜類,吃瓜肉是其次,取裡麵的瓜籽曬乾成“紅瓜子”,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紅瓜子因其顏色鮮紅而得名,籽粒飽滿,味道鮮美,肉厚清香,相比炒製的葵花子,不會吃了上火,保留了所有的微量元素。

紅瓜子是玉陽縣的傳統特產,村裡人茶餘飯後,有空閒的時候,就喜歡抓一把紅瓜子在手裡慢慢磕。

因為紅瓜子的殼比較堅實,磕的時候就很講究經驗了,第一次的人通常都奈何不了它,往往能殼帶肉一起磕碎。

洗瓜的瓜肉有白、紫、黃、紅等色,比起西瓜來,含糖量較低,現在小孩都不愛吃了,也有小孩喜歡往瓜肉裡加白砂糖,用鐵勺挖成一片片,釀一會兒再吃,便變得十分清甜可口。

洗瓜還可以作為一種蔬菜,炒菜的味道與節瓜差不多,或用酸壇水、醋醃一會,是夏季消暑的涼菜之一。

玉陽雪梨是玉陽縣的一種名優水果,果大形美、果皮薄、肉質細嫩多汁、風味香濃、清脆可口,被認為是新華國最優質的砂梨之一。由於品質優良,玉陽雪梨在民國初就暢銷東南亞一帶。

每到成熟的季節。桃源村的孩子就有口福了。漫山遍野地跑。摘些嫩玉米,或是燒烤,或是蒸煮,味道鮮甜可口;還有綠豆和毛豆,摘些比較嫩的,加點鹽煮熟後就是一頓美味。

……

民諺說“六月六,早禾熟。”

葉泉種的再生稻也成熟了,田野裡一片金黃之色。穀粒飽滿,稻穗低垂,炎熱的夏風一吹,像波濤一樣搖曳著。

因為還養著魚,田裡有水,不能使用機械,必須人工收割,還要拿到路旁的柴油打穀機進行脫粒,一畝七分田的工作量可不小,除了外婆。葉泉跟叔公兩家人一齊上陣,還有幾個正好沒事做的小幫工過來幫忙。

石大廚自稱當年做過知青。也拿了一把專門用來割禾的錯鐮,興致勃勃地參與進來。

水稻成熟的時候會有一些腋芽,再生稻第一季收割時,隻割下稻株上麵三分之二的部位,保留了下麵的腋芽,在原有的根係的基礎上,經施肥和培育後,這批腋芽再次生長、抽穗,不需要再插秧,大約2個月後它們會再次成熟。

一般的水稻實際上也可以長出第二季稻穀來,隻是再生季的產量,沒有再生稻那麼高。

韓月盈雖然小時候在農村呆過,但農活真不會,不僅手忙腳亂,很快就覺得腰彎得酸了,白嫩的手背也被禾葉割出一道道紅印子。

葉泉笑道:“去歇著吧,要是被你們學校的人知道,他們的校花正在乾這樣的粗活,不知道我會不會被討伐的口水淹死?”

隨著桃源村的經濟增長,水稻已經進入機械收割的時代,現在大家割禾更多的是當成樂趣或鍛煉,韓月盈也不勉強自己,累了就把錯鐮扔到一邊,帶著葉妮捉起田裡的田螺和烏鯉魚來。

不一會,葉婷、葉菁等人也叫累停了下來,興致勃勃地加入捉魚的行列。

忙了一天,大家才將田裡的稻穀全部脫粒,曬乾後葉泉稱了一下,一畝七分田的產量居然高達1500多公斤,換算成畝產量,超過了900公斤!

要知道這並不是高產水稻,而是第二季可不用再插秧的再生稻。

一般來說,再生稻頭季產量隻有600公斤左右,產量要比雜交高產水稻低一些。

葉泉的這一畝七分田雖然精心照料,又有空間泉水滋養,但因為養魚,采取的是稀植法,綜合起來應該與真正的畝產量相差不大,“桃源再生稻19”的真實產量肯定要比普通再生稻高得多,就是不知道第二季的產量能有多少,真正的產量,還要等明天大麵積試種的結果。

再生稻大米外形細長偏小,色澤潔淨鮮亮,腹白較小,煮出來的米飯清香、潔白、油亮,飯粒略帶粘性,口感細膩舒適。

桃源再生稻絕對是上等的大米,隻是葉泉一家人平時吃的都是空間出產的茉莉香米、萬年貢米、響水大米、鴨血糯和墨米等,偶爾還能吃到二品的天香米,桃源再生稻再好也就嘗點新米,其它都賣給了溫泉山莊。

……

桃源再生稻收割沒多久,桃源農業公司下屬的幾個稻田試驗基地,種植的“超級旱稻41”也先後成熟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