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機密任務(1 / 2)

葉泉在菜園種植了五六棵南瓜,因為澆灌空間泉水,每棵都長得十分茁壯,藤葉蔓延,占據了一塊老大的地盤。

他種這麼多南瓜的目的卻不是為了吃南瓜,而是為了吃南瓜花。

南瓜花的花期從農曆四月份開始,可以一直開到七月份。葉泉隻要在家,每天早上都會去采摘一些開得正豔的南瓜花,多是用來打油茶。

葉泉以前有位同事,在得知他是越安市人後,便對葉泉說,他們那裡有人娶了個越安地區的媳婦,居然去摘南瓜花吃!

那位同事說起這事的時候,臉上的神情是不可思議中又略帶一絲鄙視,當時葉泉恨不得一拳砸向對方那張臭臉,讓他知道花兒為什麼那麼紅。

自己不懂南瓜花的好處也就算了,居然還看不起彆人吃南瓜花。

南越嶺一帶的人都喜歡吃南瓜花和南瓜嫩藤,特彆是南瓜花,不管是用來入湯、炒食、涼拌或打油茶等,營養豐富,鮮美嫩滑,色味極佳,在葉泉看來,不懂吃的人才傻。

南瓜花亦蔬亦藥,具有清利濕熱、消腫散瘀、抗癌防癌的作用;對幼兒貧血、慢性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療效,又能調整神經狀態,改善失眠。還有促進血管、心臟功能、促進血凝、預防出血的輔助功能。

葉妮也特彆喜歡吃南瓜花,回村後把這個工作接了下來,每天早上挎個籃子去摘花,樂此不疲。

……

竹山向北有一座金雞嶺,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峰。好像一隻公雞在昂首打鳴,在這座山峰的山腰處,有一塊約一畝方圓的平地,離地麵有三百多米高,四麵都是懸崖峭壁。極難攀爬上去,難得的是,這塊平地旁邊還有一眼山泉從石縫中流出,雖然細小,卻四季不斷。

葉泉用空間裡的靈土,將這個地方開辟成茶園。

此時空間裡種植了1000株茶樹。品種包含龍井、福雲、福鼎大毫茶、早白尖、信陽、大紅袍、白毫和黃山等十多個品種,這些都是各地的名茶代表,葉泉選合適的品種,移植了300株茶樹到茶園裡,茶樹分開種植。略作修剪,任其自由生長。

品種不同的茶樹各有氣候、土壤上的種植要求,也就葉泉才敢種植在一起,先用空間對茶樹進行了優化,再用空間靈土栽培,一樣能種出最上品的茶葉。

另外,葉泉還兌換了20株二品靈植煙鶴靈茶樹,在空間和茶園各種了10株。

這種靈茶樹能存活上千年。卻長得十分小巧,隻有三尺來高,枝條蒼勁。每年僅生長數百片新葉,每片葉子都蘊含靈氣,當製成茶葉用沸水衝泡時,不僅清香四溢,茶水上還會飄浮出絲絲白霧,盤旋不散。形狀如白鶴展翅,煞是奇觀!

以後再有人問及茶葉的出處。這塊地勢奇特的小茶園勉強可以解釋一下,想那六株大紅袍母樹不就是長在石崖之上?

茶葉多了後。葉泉便在村裡建了一個製茶小作坊,空間出產的茶葉無不是極品,自然不能使用機器炒茶。

機器炒茶雖然輕鬆、快捷,炒出來的茶葉還漂亮、賣相好;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特彆是在品飲的口感上,差距更大。

手炒比之機炒,香味更濃鬱、持久,口感也更甘醇。因為茶葉是活的,高明的炒茶大師能根據不同的茶葉,使用不同的手法和火候,這是用心考究的技術,統一的機器模式肯定是無法做到的。

葉泉通過多方打聽,從鄰省的茶廠請來了一位姓尹的炒茶老師傅。

這位尹師傅已經年逾六旬,出生於一個茶藝世家,平生癡於炒茶,運用這門手藝已經40多年了,而且曾經行走數省,精通各種特級茶葉的炒製方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