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放虎歸山》的首播,,在網絡上更是點擊量爆漲,內容主要是講述放歸虎頭山後的華南虎“威威”,是如何在野外山林中生存下來的。
在經曆了四天的饑餓和九次跟蹤捕獵失敗後,“威威”終於在第五天成功捕捉到了一頭半大的野豬,飽餐了一頓。
整個過程中,拍攝用的“飛盤”始終跟隨著老虎,將所有追蹤、捕食的精彩瞬間都捕捉到了,畫麵極具震撼力,人們將看到壯麗的風景、複雜的野外環境,老虎“威威”小心翼翼地追蹤獵物,捕食失敗時的沮喪神情,被餓得饑腸轆轆時狼狽的模樣,以及最後成功捕殺野豬時的振奮吼叫。
在熟悉了虎頭山一帶的山林環境後,“威威”的適應生存能力越來越強,在虎頭山南麵劃出了一塊領地,每天都會進行巡視。
這一切,證明了桃源野化訓練基地的工作,是成功而有效的。
經過數十年的刻意保護,虎頭山的環境保持得極好,獵物也很充足,有野豬、野羊、黃麂、水鹿和林麝等。
特彆是野豬,因為天敵太少,繁殖力又強,幾乎多到泛濫成災的地步。
紀錄片播出後,在社會上取得了很大的反響,以至於第二次在某地方台播放時,收視率不降反升,還提高了一點。
在這樣的影響下,第三集的《放虎歸山》被萬眾期待,兩隻老虎的命運被無數人關注著。
第三集的內容果然不負眾望,“威威”與“丹丹”終於在一條小溪邊遭遇了。
有趣的是。兩隻華南虎相遇的時候,正好是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情人節。
兩隻老虎沒有像人們祈望的那樣一見鐘情,並很快地交配繁衍,這讓拍攝組和科考隊的人十分遺憾。
好在兩隻老虎也沒有因為地盤的問題大打出手,上演“一山不容二虎”的戲碼。在對峙一陣,相互吼叫幾聲後,“丹丹”首先調頭離開。
“丹丹”自從母虎死後,就獨自在野外生存,再也沒有見過同類,見到“威威”後顯得十分警惕小心。
“威威”倒是從小被人工飼養長大的。有過與其它同類和平相處的經驗,見到“丹丹”後比較平靜,甚至還尾隨了一段距離。
不過,在兩虎相遇之後的第八天,跟隨拍攝組進山的紀昆專門向葉泉發來了喜訊。說兩隻老虎通過吼叫聯係,再次會麵,並成功交*配。
母虎大約二周歲後性成熟,每個月都會發*情,發*情期間,會不斷地大聲吼叫,以吸引鄰區的公虎,虎的叫聲特彆響亮。能傳出兩千米遠。
公虎也會以吼叫相呼應,並趕去赴約。
其間,每天有數次至十數次的爬跨交*配。直到一周以後,兩隻老虎才會分開。
虎一向是獨居動物,隻在繁殖期才到一起,發*情期過後,母虎仍然過著獨身生活,獨自撫養幼虎。
華南虎一年四季都有繁殖。也許是動物的天性,母虎“丹丹”在遇見“威威”後不久。很快進入了發*情期,並通過吼聲成功吸引到了“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