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這些科技成果的推廣,讓新華國不再依靠大規模出口拉動經濟,而是擴大內需,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把他們的消費積極性帶動起來,綜合國力在不斷的增強。
利堅國的高層和智囊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認為再給幾年和平發展時間,新華國將在綜合國力和軍事力量上真正挑戰利堅國!
隻有打斷新華國的崛起進程,利堅國才能保住全球霸主的地位。
而通過拉攏緬國、打擊黑龍軍無疑是個不錯的良機。
即使沒有黑龍軍的存在,利堅國也會在東海、南海或西南邊境上挑起事端,打斷新華國的和平發展進程。
緬國戰火重燃,讓新華國感到了一種緊迫的壓力感,如果真的讓聯軍消滅了黑龍軍,占據了緬國這個戰略要地,新華國就等於斬斷了一條臂膀,並打開了西南大門。
當敵人拿起槍威脅你了,如果不想坐以待斃,就隻能也拿起槍走向戰場。
為了解緩解黑龍軍壓力,牽製聯軍,新華國同樣出動了兩支航母艦隊,開始在南海上調兵遣將。
並趁機向幾個存在領土爭議的東南亞國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限定時間內歸還被占海島,如果逾期不還,新華國將采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措施。
同時,新華國的官方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聲稱聯軍的存在,隻會使東南亞陷入動亂和戰火,要求參與國解散聯軍,撤出東南亞,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爭端。
這份最後通牒一下,世界頓時熱鬨了。
如果利堅國和新華國都加入了戰場,那離世界大戰也就一步之遙了。
而加入了聯軍的菲國、馬來國、印尼國等國家則有些慌了,急忙向集結重兵於東南亞的利堅國求救。
菲國自從被葉泉搶劫了172噸黃金儲備後,金融市場又被攻陷,高層官員接連曝出醜聞,政府陷入了巨大的財政危機和信任危機,不僅沒有財力任何軍事裝備,就連維持現有的軍事力量也極為困難。
好在有個“利堅國乾爹”,在南海戰爭期間,把一些即將退役的軍事裝備支援給了菲國,在加入聯軍後,又接收了一批西方國家的軍事援助。
但麵對這兩年跳躍式大發展的新華國海軍,那點力量不堪一擊。
印尼**事力量也強不到哪去,海軍雖然有140多艘各型艦艇,但主力戰艦隻有不到十艘,空軍規模不大,裝備也很落後。
馬來國空軍實力強點,海軍力量則不值一提,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麵對新華國在南海上的強勢進軍,利堅國寸步不讓,國會迅速通過了增兵東南亞的決議,啟動了緊急方案加緊調兵,國家幾乎進入了全麵戰爭的狀態。
23日,也就是緬國第二次戰役開始後的第四天,在利堅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菲國、馬來國、印尼國等國嚴詞拒絕了新華國對於領土的要求,並拚命加強戰備。
遭到拒絕後,新華國開始了行動,僅用數天時間就擊潰了幾個國家的聯合艦隊,成功占領數十座海島,包括納土納、大蘇比、巴拉望等爭議領土在內。(。。)</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