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機甲再出動(1 / 2)

24日,黑龍軍為了保存兵力,軍隊開始撤出緬國首都內都。√∟,..

再次大規模的撤退,讓國際上的觀察家們,認為黑龍軍的形勢極不樂觀,敗亡之局已經不可逆轉。

而實際上,黑龍軍麵臨的局勢的確很艱難,利堅國是鐵了心要覆滅黑龍軍,一上來就雷霆萬鈞,收複了大片失地。

黑龍軍後撤數百公裡,終於在第三條防線上站住了腳跟,不再讓步。

而聯軍麵對堅守陣地的黑龍軍,也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黑龍軍的陣地上空已經成了“空中禁區”,聯軍能得到的空中支援少得可憐,炮兵的損失也很慘重,隻要一開火,暴露陣地後,馬上就會招來反擊。

兵力最多的政府軍戰鬥力低下,士氣也不高。

嘗試了幾次進攻都被擊退後,彆說士兵懼戰,就連各級指揮官,都被急劇上升的傷亡數字嚇到了。

一時間,戰事平緩了不少。

全球民眾極為關注這次戰爭,因為黑龍軍的強勢崛起,利堅國也受到了刺激,雙方你來我往,各種以往隻有在科幻電影裡才能看到的新型武器,出現在了戰場上。

因為新型武器的裝備,也湧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戰法。

黑龍軍沒有坦克,但同樣的,聯軍的坦克部隊,也沒有在這場戰爭中發揮出多少作用。

黑龍軍裝備了大量的無人機和電動直升機,加上智能反坦克導彈,數次將聯軍的坦克部隊打得落花流水。變得一堆堆廢鐵。以至於許多人都認為坦克沒有用武之地。即將過時了。

銀河軍工貿易公司研發了一種微波炸彈,首次用在了戰場上,利用強波束能量殺傷目標。

它由高功率發射機、大型發射天線和輔助設備組成。當超高功率微波聚集成一束很窄的電磁波時,它就像一把尖刀“刺”向目標,達到毀傷目標之目的。

利用常溫超導材料,黑龍軍還成功研製出實戰化的陸基電磁炮,射程達到了100公裡,彈丸速度達五倍音速。除了對付敵方炮兵火力之外,甚至能夠擔負短程彈道導彈的防禦任務。

星河智能科技利用智能芯片、新型電池、電動機、碳素纖維以及輕型合金材料,研發出兩種全新機械載具,一種很像巨型蜘蛛的六足全地形機器平台,代號“蜘蛛”,續航時間達到時以上,在平坦的道路上,最快的行進速度,可以達到70公裡每小時,在山地和叢林裡。也能達到35公裡每小時。

一種是很像駝鳥的兩足機器人,代號就是“駝鳥”。最快速度可以達到30公裡每小時,因為是雙足,會感覺有些顛簸,優點是輕便,可以在絕大多數地形行走,如果不坐人,也可以用來運載物資。

因具備全地形快速行動的能力,本來是作為民用特殊交通工具研發的發明,但研製成功後,馬上被國防軍和黑龍軍采用為新一代的運輸載具和武器裝備,通過不同改裝,用於行進、運輸、攻擊、偵察和救援等。

其中最大的一款蜘蛛7型平台,采用了全封閉駕駛艙,一人駕駛,還有一名武器操作員,根據不同的任務,可以加裝了重型機關槍、機炮或榴彈發射器,以及反坦克導彈或和防空導彈等,攻擊力十分強大。

在一次測試中,除了防護性,蜘蛛7型平台完勝坦克,而坦克麵對靈活的蜘蛛機器,根本沒辦法攻擊。

利堅**隊在這次出征前,一部分精銳部隊換裝了外骨骼裝甲,也十分亮眼,極大地增強了士兵的作戰能力。

新華國國防軍也不落人後,在比較了外骨髓裝甲和龍戰士單兵係統的優劣後,覺得龍戰士係統同樣有增加力量和速度的性能,在防護性上做得更好,技術也更成熟。

外骨骼裝甲無法做到讓大威力武器和引擎超小型化,火力,機動力,防禦力和續航能力都很成問題,相比龍戰士係統的靈活和全麵,幾乎是雞肋一般的存在。

國防軍決定引進黑龍軍的生產技術,結合東方安全防護用品公司的“不死鳥”防護服,研製出自己的作戰服,在這次南海登陸作戰中首次亮相。

當然,黑龍軍擁有更神秘、更強大的機甲部隊,首次實戰行動就驚豔無比,在千軍萬馬之中,對敵軍首腦進行了斬首。

單兵作戰能力的巨大提升,讓特種作戰的範圍更加廣闊,作用和地位都得到了提升。

斬首、滲透、偵查或者破壞交通、通訊、供電等,襲擊重要據點、指揮部和補給站之類的重要目標。

上一場戰爭中,聯軍指揮官佩裡少將被黑龍軍俘虜,這已經成了利堅國的恥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