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桃源減肥藥正式上市,很快成了肥胖症患者的搶手貨,因為產量問題,暫時隻能滿足國內市場,加上國外的審批問題,出口無望。
這引發了許多國外患者的不滿,心急的紛紛跑到新華國進行購買。
越來越多減肥成功的實例,讓桃源醫藥公司掀起了一股全球減肥熱潮,隨後宣布進軍疫苗市場。
這是葉泉很關注的一個領域。
13年12月,有17個新生兒因為注射乙肝疫苗而死亡,政府部門最後卻在調查報告中宣稱:嬰兒的死亡原因與疫苗無關,屬偶合症。
既然無關,卻不解釋為何這17名嬰兒在注射疫苗後,短時間內集中死亡?
葉泉隨後去了解國內疫苗行業的情況,結果讓他觸目驚心。
首先,從醫學角度來講,並不是每個嬰兒都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而是隻有母親是乙肝帶原者才需要注射,而93.4%的母親都不是乙肝帶原者。
其次,疫苗市場由政府完全掌控,而疫苗的生產企業在各自的省區形成寡頭壟斷,因為一旦打通了關係,就毫無競爭壓力,技術上不思進取,沒有動力去做耗資巨大的疫苗研究。
很多疫苗到現在,還在使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減毒活疫苗”技術,而國外早就全麵改成“滅活疫苗”技術了,後者在安全性要強得多,一些發達國家的疫苗不良反應率隻有三百萬分之一。
另外,國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研製出了聯合疫苗,有三聯、五聯、六聯等疫苗,就是說隻種一次疫苗就可以預防好幾種疾病,而新華國的疫苗隻能預防一種,聯合疫苗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市場也一直被外資壟斷。
有條件的父母往往對國產疫苗沒有信心,為了孩子的安全,寧願用價格昂貴的進口疫苗。
桃源醫藥公司研發的聯合疫苗,能將不良反應率降低到千萬分之一以下,基本上可以排除危險性,而且無需冰凍運輸。
一些偏遠、貧困地區因為沒有電,也沒有製冷設備,無法保存疫苗,這對當地的疫苗接種工作,帶來的很大的困難。
而桃源醫藥公司更遠景的研究,是研發出水果疫苗來,無需冷藏,隻要孩子吃一個特殊培育的水果,就能在體內生成免疫力,預防疾病,味道還很可口。
這可不是天方夜譚,傳統的病原體往往隻能通過注射才能起作用,口服疫苗的關鍵就是產生的抗原吃進肚子裡後,能夠躲過消化液的進攻,到達人體的黏膜,激發人體防禦機製而產生抗體。
所有的小孩子都不喜歡打針,實際上大人也沒幾個喜歡打針。
更重要的是,打針接種很容易產生感染。據統計,世界上因為打針接種導致感染的病例,每年多達上百萬起。
在過去的二十來年中,生物技術得到了巨大發展,醫學、植物學、分子生物學以及食品科學的交叉,使得水果蔬菜疫苗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足以表明用植物來生產口服疫苗是完全可行的,並且具有很大的潛力。
不過,水果疫苗離商業化的生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桃源醫藥公司將爭取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