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最窄處僅有2.8公裡,淺灘太多,有時船隻難以通過,而且淤積問題嚴重,海盜猖獗,其事故率高達蘇伊士運河的三倍,巴拿馬運河的五倍之多。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利堅國尋求“海上控製”戰略,以圖掌握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和巴拿馬運河等全球16條海上要道,確保戰時能封鎖他國海上航運和海軍力量,維護海軍的航道,進而擠壓、威脅敵國。
這些海上要道聯結五大洲,溝通四大洋,不僅是世界海上交通和全球貿易的紐帶,也是海軍行動的重要航道和戰略要衝,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意義。
運河將改變歐亞貿易路線,使新華國對歐洲、非洲貿易航程縮短,運輸安全性得到極大的提高。
新華國參與建造這條運河,將東北亞的海運命脈掌握在自己手裡,對於擴大國際話語權,提升自己大國影響力,有著巨大的意義。
對暹羅國來說,從克拉運河的建設和運營中,也會一直得到相應的長期回報。
便利的交通和繁忙的運河業,可以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形成多個以交通條件、煉油業、旅遊業等發展起來的城市。
同時,可以加大對外國投資家的吸引力,帶動整個國家經濟。
至於華龍國願意去推動這條運河的開鑿,除了可以縮短與新華國的海上運輸線外、控製一條海上咽喉要道外,最重要的是這條運河利益重大。
據測算,運河投入使用後,每天大型船隻通行量可達290至320艘,通行費收入可觀,。
克拉運河雖然有千般好,但據初步統計,整個工程需要10年的工期,耗資將超過300億美元。
耗資巨大、時間跨度太長,各種困難使得運河計劃一直停留在紙麵上,而沒有付諸實施。
但這些對華龍國來說,卻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華龍國如今如火如荼的基礎建設大潮中,為了節省大量的人力,已經開始應用數十種智能工程機器人。
像有種大型智能挖掘機器人,普通人看到了,第一印象就是變形金剛鑽探獸的縮短弱化版,一旦開動起來,簡直就是移山倒海般的氣勢,再險峻的山峰、再堅硬的石頭,都擋不住它前進的腳步。
另外還有激光切割、挖掘等先進技術,在開山鑿石等工程方麵,效率提高了十倍都不止。
東方建築等承建方有把握在一年時間內挖通運河,耗資不會超過50億美元。
在開挖運河的同時,新華、華龍、暹羅三國還將建設一座克拉城,共同管理運河事務。
這是一座類似於獅子城的港口城市,一旦運河修通,運河邊發展起來的住宿,旅遊,餐飲,維修,中轉等行業,將帶來極大的經濟利益。
新華國還爭取到了在克拉城駐軍的權利,作為一個前進基地,為海軍前出印度洋鋪平道路。
印度洋已經是“世界的中心”,波斯灣的石油,連接亞洲、歐洲及非洲的主要航道,使得印度洋成為各大國相互爭奪的海域。
印度洋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海上貿易通道、能源通道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對新華國的影響更是生死攸關!
克拉運河的建成,將極大地影響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獅子城。
一旦克拉運河修通,可能會使獅子城這座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從此走入曆史。
其海運相關的旅遊度假,船舶維修,造船,港口中轉等將陷入沒落,給這個國家帶來致命的經濟衝擊。
對獅子城這個黃皮白心、一直充當**先鋒的國家,葉泉自然是沒有什麼好感的。(。。)</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