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太多無法解釋的謎團,達爾文的進化論根本無法套用在人類身上。
燕飛還告訴四人,史前文明的人類神秘莫測,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一些傳說和遺跡,有證據表明他們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隱門中曆代有人專門去研究史前文明,他們相信新華國上古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如伏羲、女媧、有巢氏、燧人氏、神農氏、廣成子、九天玄女、祝融、共工、後羿、蚩尤、刑天等,極有可能與史前文明有關,甚至本身就是觀察、引導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史前人類。
雖然在進入隱門之前,葉泉等人就有了獲知隱門重大秘密的心理準備,但史前文明的消息還是讓他們震驚不已,心裡一時難以置信。
步入前殿,裡麵空蕩蕩的,眾人仿佛來到了巨人國,這樣的一切都顯得高大、宏偉。
在這裡專門分出了一個位置,用來保存一些先人留下的遺物,許多在外界看來是已經遺失的國寶。
有些是極有名的,比如夏禹鑄造的九鼎、象征皇權的和氏璧、秦始皇十二銅人中的兩座,還有隨侯珠、洛神賦原圖等。
特彆是前幾樣,已經無法用“國寶”兩字來形容,它們幾乎是華夏民族的象征,價值無法估計。
也有些是沒有多少名氣的,比如有墨子用過的钜子令、魯班打造的九件魯班鎖、鬼穀子留下的隕石棋盤、列子用過的七弦古琴、黃石公著寫的《素書》《黃石公三略》、虯髯客留下的七尺血珊瑚樹等,還有許多外界未聞其名的隱世高人留下的武道心得、功法秘笈等。
更多的是一些冷兵器,幾乎件件都是神兵利器,而且大有來曆,不是皇帝就是王侯將相的隨身佩兵。
比如有呂布用過的方天畫戟、張飛用過的新亭侯刀、項羽用過的月牙戟、夏國國王赫連勃勃所鑄的大夏龍雀刀、嶽飛用過的瀝泉槍、荊軻用來刺殺秦始皇的兵器寒月刃等等。
當然,最多的還是劍器,有名的無名的,足足陳列了數百枚。
有並稱殷天子三劍的承影劍、含光劍和宵練劍,有專諸刺殺吳王僚的魚腸劍,趙處女留下的越女劍,有引發晉楚三年戰爭、最後為秦始皇所得的泰阿劍,有曹操的倚天劍,郭子儀的玉柄龍劍,由大林國進貢給宋德宗的火精劍等。
曆代有記載的名劍,居然有超過四分之一出現在這裡!
如果有古代兵器家出現在這裡,恐怕會幸福地暈過去。
葉泉逐一看過,倒是沒有看到傳說中的聖道之劍——軒轅劍。
這枚曠世神劍據說采首山之銅所鑄,以天之古字題名,劍身一麵刻日月星辰,一麵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麵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麵書四海一統之策。
軒轅劍沒有,但與軒轅劍同時鑄就的鳴鴻刀卻在這裡,這把刀長三尺,赤色,是用軒轅劍的剩餘材料鑄造的,後來被漢武帝所得,又轉贈給了東方朔。
從承影、含光、泰阿等劍器上可以看出來,這些劍十分神異,絕不是人們想象中用幾千前落後的技術鑄造出來的,而曆史記載太過誇張。
據百靈介紹,還有不少名劍在隱門當中,比如昆吾劍在青雲真人手中,真武劍在自然派洞霄真人手中,湛盧劍在朝陽觀太華道長手中,神龜劍在清微派塵定道長手中等。
昆吾劍是至古之劍,傳說乃盤古脊骨所化,周穆王大征西戎時,遇西王母所獻,此劍切玉如泥,後世劍器多少都有昆吾劍的影子。
真武劍是張三豐真人的佩劍。
神龜劍為漢文帝所鑄,一共三把,長三尺六寸,因劍刻龜形而得名。
湛盧劍則是春秋時期鑄劍祖師歐冶子所鑄名劍之一,為五大蓋世名劍之首,曆代為越王勾踐、吳王夫差、楚昭王、薛仁貴和嶽飛父子所得。
據說湛盧劍是一把有靈性的仁道之劍,能辨明君良臣,自行擇主。
葉泉一邊看一邊聽百靈解說,不由眼花繚亂。
百靈道:“你們若喜歡,這裡的兵器可以挑一件,這些都是曆代先輩湊巧帶入隱門的,死後便存放在這裡,你們若有用處,也不至於劍器蒙塵。
明晦禪師笑道:“老納從來不使兵器,要劍何用?”
天愚道長也搖頭,拍了拍隨身背著的蟒皮長劍,道:“老道已有兵器,都用了四十餘年,不想換了。”
顏心若想了想,最後取了白猿劍。
這枚劍的劍身薄如蟬翼、耀如秋水,冷寒凜人,一看就知道是絕世寶劍,但在曆史上並沒有出名。
這是盛唐一名劍道宗師所留,因為峨嵋派中有一門白猿劍法,顏心若從小就學劍,此時見了白猿劍,覺得有緣。
葉泉早就有了一把徒弟龍可兒送的寶劍,由龍組副總教官燕川用異能打造,鋒利之處冠絕當今。
但他與人爭鬥時,首先用念力,其次是拳術,這劍法雖然會使,卻沒有多少用武之地,要了寶劍也隻是用來,還不如留在這石殿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