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三個條件(1 / 2)

麵對倭國的請求,葉泉與青龍、白虎和聶九問三人商量後,向倭國政府提出了三個前提條件。+◆,..

第一,當年倭國侵華,對新華國廣大民眾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倭國政府賠償一萬億美元的戰爭賠款,以黃金、物資等支付。

第二,歸還新華國在戰爭期間,被倭軍洗劫的所有遺失文物,如果流落民間,由倭國政府負責索回。

第三,琉球群島的主權歸屬新華國,現在還在島上的民眾,可以自由選擇去留,如果願意離開,新華國將支付一筆賠償。

葉泉聲明,如果倭國政府能夠答應,他願意出手消滅海怪。

在八年抗戰中,新華國淪陷區達到了26省1500餘縣市,麵積600多萬平方公裡,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其中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不可勝計。

不管當年新華國政府為了什麼理由,免去了倭國對華的戰爭賠償,不代表葉泉不會提出賠款。

偉人可以偉大無私,可以寬容敵人,但葉泉寧願做一個“惡人”,為當年直接或間接的數億受害民眾,討還一個公道。

倭寇侵華時,對各地的公私文物進行了大規模的掠奪。

僅天京市,就損失了公私書籍586萬冊,古物2800多件,碑帖21萬多件。

如原存於協和醫院實驗室中的“天京人”和“山頂洞人”化石;寶雞鬥雞台文物被盜三百多件;從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館運走銅缸、銅炮、銅燈亭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在北平和南京兩批珍貴文物等等。

金陵淪陷後。倭寇就設立專門的指揮部門,組織了三百多名特工、四百多名士兵和近千名苦力,動用十輛卡車。對金陵地區的圖書和文物進行了三個多月有計劃、大規模的掠奪。

據戰後國民政府教育部的統計,新華國被劫被毀的公私文物,僅查明有據的,計有書籍、字畫、碑帖、古物、儀器、標本、地圖、藝術品、雜件等共3607074件又1870箱,古跡741處。

儘管這個統計數字十分龐大,其實隻是冰山一角,因為大部分私人藏品並未計算在內。

比如。著名中醫兼詞學家石雲軒家,被劫珍貴書籍四大箱,古玩字畫兩千多件。

全國聞名的丁氏“八千卷樓”藏。也幾乎被倭寇洗劫一空。

新華國與琉球往來,遠在千百年前,不論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風俗,無一不來自新華國。

如果以血統而論。大部分是由閩南省遷入。所謂三十六姓子孫延綿至今,占人口大半,僅有一部分由朝鮮半島及南洋遷來。

1972年,利堅國將琉球群島移交給倭國托管,但主權從來不屬於倭國,按照《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倭國竊取琉球群島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完全是非法的。

自從海島危機後。利堅**隊已經全麵撤出了琉球群島,回到了本土。

而上百萬倭國民眾不是逃往本土或他國。就是在海怪登陸中傷亡慘重,目前島上人口已經不足40萬,倭國自衛隊幾乎放棄了這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