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曹操知道,在這個時候,儘管各路諸侯都漠視帝王,私底下打得熱火朝天,於百姓、或大部分士人而言,漢室帝王仍然是他們心目中的“朝堂中樞”,哪怕那中樞岌岌可危,甚至苟延殘喘,都比天下各路來曆不明自立為王的兵馬要正規。
時至今日,落草為寇占山為王的大有人在,有的成了規模,甚至自號為王,大部分擁有軍權的州牧還要點臉,庶民落草為寇的可就沒那麼多底線了。
曹操自己治下還好一些,他久居兗州,在整個州都沒有人來率領的時候成為這裡的“定海神針”,功績與民心都是巨大的,這裡的土匪基本都被他肅清了,青州那邊的劉備就有些慘了,民風彪悍的青州,那幾乎是每一座山頭都有一夥人占山為王,劉備不僅要費心費力治理青州,還需要招安土匪們。
豫州這邊,早就被袁術霍霍得差不多了,曾經氏族林立的豫州境內,因曹操的戰略性北撤,讓出了近乎三郡的“荒蕪”,那些逃難去的氏族能走的都往南邊逃了。
在擁有了劉協這塊活字招牌以後,曹操開始下達招納賢才的政令,網羅大量新人來充斥人員空虛的許昌朝廷是迫在眉梢的事情。
時隔十幾年,站在這樣的高處,曹操俯瞰那一顆顆水靈靈的小白菜們,感覺自己就像是菜農,將可以種出成果的菜種播種下土地,期盼著他們在泥土中茁壯成長,豐富自己的“菜園子”。
曹操感慨道:“我似乎有些明白當初劉宏一心要培養太學中的學子,因此而投入大量人力與資金了。”
學子們就是大漢未來的棟梁,是帝之粥輔,知識則是國之根基。
正與曹操說起內政的現任尚書令荀彧微微側目,視線停留在他書案前絲毫沒有減少的竹簡上:“主公,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向您舉薦人,您總不能一一過目。”
因帝王在此而吸引來人潮,這是好事,要從一大批人之中識彆出真正的能人,卻需要費一些功夫。
曹操道:“不如將之前的考核之法用上,兗州之前是靠什麼來挑選人的,有先例,就照著這樣做更為完善於現在朝堂的製度。”
--
在此之前,大部分選拔人才的方式都是通過察舉的方式,需要這位人才擁有一定的名聲,得到地位高的人賞識,或是由同鄉地方官推舉。有的人為了經營自己孝順的名聲,三年服喪不吃葷,有的人為了經營自己清廉的名聲,讓妻兒與他一起挨餓受凍,甚至有人花錢買名聲,靠資助貧窮的學子而獲得美名,因此而躋身官場,再通過搜刮民脂民膏賺回來。
察舉製度的背後,人們所在乎的“德行”與“才華”,都是可以吹噓出來的,真正有才學的人也可能被察舉到,可更多的,是五花八門的關係網,曹操就不樂意繼續用這種方式,既然之前在兗州能夠實行考核製,那麼將兗州當地的考核製運用到許昌朝廷中也一樣能奏效。
荀彧權衡利弊,隻能勸曹操道:“主公,您
現在所需要的人,遠遠比前來投靠的人更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告訴那些士人說要進行考核才能得到任用,恐怕會令部分人退縮。”
人家興致勃勃托關係來投靠你為你做事,現在你告訴他們不信他們有多能耐,要先考試,這讓自詡名聲響亮,在天下文人間有號召力的名士們心裡怎麼想?
曹操仍有些不甘心,他想要一碗水端平,更想讓天下人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來出仕,名聲好不意味著這個人就真的有才學,有品德了,身為官宦子弟出身,他還不懂這裡麵的潛規則嗎?
荀彧采取了一個折中的方式來勸曹操:“考核製,可用以底層官吏及低微官職之人身上,那些職位多而雜,需要的人也多,而真正身居高位的空缺,恐怕還是需要依靠舉薦來的天下名士們才行,主公不妨先采取分級提拔的方式,如此既能安撫天下名士的心,也能讓更多有基本能力的庶人們得到任用。”
曹操還有些不情願,荀彧無奈歎息:“主公,您看看麵前推成山的竹簡,再想一想吧!”
現在哪裡是他們挑剔人的時候啊!有人來乾活就是好事了,成立新的朝堂,什麼地方都要從頭來過,沒有人,也就什麼都做不了。
曹操算是被荀彧說服了,他現在發出政令的時候,大事情上會先與自己的那些核心謀士們開個小會,待確定了大致方針,又將事情放到朝會明麵上與朝中臣子們商談,最終下達帝王詔令,通報全國。
麵對曹操禮賢下士的招攬賢才,懂得治國的高端人才們也逐漸靠攏了過來,如下屬們舉薦的司馬朗,原是司馬防長子,曾因才華橫溢又與董卓亡子年齡相近而受到董卓關愛,司馬朗看洛陽情況不對,辭官回鄉再沒出來過,沒想到曹操一個詔令,倒是將他給招了來。
另有一人與曹操攻下豫州的潁川集團有關,其名為趙儼,他不僅自己來投靠曹操,還帶了宗族在內的數百子弟!
荀彧又相繼舉薦了杜襲、荀攸、孔融等人,讓曹操屬下的謀士與許昌朝廷煥發出新的青春活力。
孔融本是青州的北海相,此番應招而來,算是給了曹操極大的麵子,他孔子後人的名聲太過響亮,以至於他一來,帶來了士人們爭相湧來許昌的連鎖反應。
一下來了那麼多人,曹操當然高興了,所謂先來後到,這後來的人想要躋身他身邊核心謀士的位置,可就有些難了。
荀攸本為漢帝身邊教導他的黃門侍郎,官職任務是為帝王與朝臣傳達詔令,算是陛下身邊的近臣,在現在這個時候,黃門侍郎相
當於曹操安排在帝王身邊的眼線,若是讓曹操安排上了人,劉協可就徹底生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了。
為了留下身邊僅剩下不多的人,劉協弱弱發聲,請曹操將此前陪伴他到許昌來的近臣們都留在原來的職位上,包括荀攸、賈詡等人,就都還是他的人。
帝王近臣,是最沒有權利的職位了,幾乎形同虛設,留下那幾個人並不礙著什麼,曹操自然沒有反對。
可曹操不反對,荀攸自己卻不想待在現在這位置
上,他善於排兵布陣,自少年起就精讀兵法謀略,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做軍中謀士,去平定天下叛亂,攻滅異族。作為頭腦還算清醒的人呢,荀攸自然知道跟在劉協身邊沒有什麼晉升空間,也無法實現自己的才華。
因荀彧的關係,曹操對荀氏族人還算照顧,加上曾經去過潁川書院,對荀攸的能力是不會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