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她們對食物比較渴求,對衣物被褥是真的不在意。
李秀紅點點頭:“雖然星星在信裡說這些布料一分三份,咱們留一份,給她公婆和她姥姥姥爺各一份,但咱們不需要,就平分給他們,臘肉火腿和兩桶油一分為四,咱們占兩份,他們各占一份,算是咱們找補回來,至於米麵則三家平分。”
公平?不存在的啦!
李秀紅自己是無所謂,但得照顧藍玉和劉老太的心情。
分配好了,收起自己的那一份,翌日托人給夏家捎話,給娘家發電報,讓他們來拿東西。
結果夏家叫那人傍晚回話說不要。
原話是這樣的:“逢年過節,本該小三和星星給娘家送禮,第一年更該隆重一些,結果他們倆孩子在外地,什麼禮數都沒儘到,做爹娘的怎麼好意思要他們寄來的東西?反正家裡衣食不缺,就全部留給親家過年,下回再分兩個孩子寄的東西。”
有理有據,十分地通情達理。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真的很少見很少見了。
夏家說不要,難道就不給了嗎?
不可能。
李秀紅將屬於他們的東西搬進儲藏間,娘家那份讓哥哥們搬上大哥開來的拖拉機。
彆看李大柱年過半百,可他是真聰明,學起拖拉機來,比年輕人又快又好,開得十分穩當,所以他接到電報就開拖拉機來了。
李星星捐的拖拉機,直接用咋地啦?
他自己掏油錢。
聽說有不少東西,李大柱特地帶上力氣最大的兩個弟弟,李四柱和李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