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煙遲疑了一下,笑著搖了搖頭:“沒事。”
“……”
“妾隻是想起來,那天晚上皇上好像說了,對江南,尤其是金陵一地還另有安排,是嗎?”
祝烽勾了勾唇角:“你的記性倒是好。”
他沒有立刻說什麼,而是從南煙的手中拿過那封信,小心的揣進懷裡,還用手掌按了一下。
看到他這珍而重之的樣子,南煙忍不住笑了笑。
也難怪,這是女兒給他們寫的第一封信,祝烽肯定是要收起來好好的珍藏著。
南煙便讓若水進來,給他們奉了茶,又準備了一點茶點,祝烽端起杯子來喝了一口,才慢慢的說道:“朕打算,在金陵再組建一套班子。”
“金陵?”
南煙一愣,詫異的看著他:“為什麼?”
當初,高皇帝打下江山,將國都定在金陵,是因為金陵富庶,也是因為北方戰亂,若定都北方很有可能遭受到倓國的滋擾;而後來,祝烽登基之後,便很快著手遷都北平。
遷都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身為燕王,十幾年來的政治資本都在北方,雖然南下奪了皇位,可朝中和南方的許多士紳還是有對他不滿的聲音,以至於不能令行禁止。
遷都北平,是為了他的統治;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炎國大部分的危機來自北方,他索性將國都定在北平,天子守國門,給北方以安定。
而現在——
祝烽沉沉的說道:“這些年,你也看出來了,因為嚴夜的關係,北方比較穩定——當然,這種穩定也是暫時的,朕的都城不可能回遷,可是,定都北方,也就帶來了一個短板。”
南煙想了想,道:“就是南方多事了。”
祝烽點頭。
也的確,這幾年,除了祝烽經略西域的一些國策,當然,這些都是穩中求勝的事,可南方卻變成了多事之地。
之前大慈恩寺的動亂,和後來的桑農鬨事,都是有人刻意為之。
南煙微微蹙眉道:“這天底下,怎麼就沒有安寧的一天呢。”
祝烽看了她一眼,笑著說道:“多大了,還說這種傻話?”
“……”
“朕這些年算是看清了,天下,是不可能有清平之日的。”
南煙聽著,表情都耷拉了下來。
輕聲道:“皇上這話,說得人多灰心喪氣啊。”
“……”
“妾一直指望著天下靖平,皇上能好好的休息,妾也能陪著皇上一起享享清福。這麼一說,豈不是沒有那一天了?”
祝烽笑道:“你說話怎麼跟老太太一樣了?享清福?難道你還想搬把椅子到牆根去曬太陽不成?”
南煙笑道:“皇上不是老說,妾也不小了嗎。”
祝烽道:“說你不小了,跟老了是一回事嗎?”
“……”
“這麼會挑刺,將來朕若吃魚,就都先端給你挑去。”
南煙笑了笑。
祝烽笑著搖了搖頭,然後道:“天下能不能有清平的一日,誰也不知道,但朕和嚴夜,還有朝中許多的有誌之士,正是為了有那一日,才願意堅持下去的。”
南煙聞言,心裡也不由得湧起了一點酸澀。
的確,正如祝烽說過的,天底下總有些事需要人去做,而總有些人,願意不畏艱險去做這些事。
他們不需要曆史銘記,也不需要有人感激。
不過是,隨心之舉,惟願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