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倒抽了一口冷氣。
她坐在那裡呆呆的想了許久,才輕歎了一聲,道:“這個人,也太能忍了。”
南煙苦笑道:“要做大事的人,哪一個不能忍呢。”
宜妃又想了一會兒,才說道:“妾隻是想不到,當年娘娘把他帶回來的時候,他還隻是個孩子呢,竟然有這麼深的心機城府。”
南煙回想起當年那個瘦瘦小小的小孩子,也隻歎了口氣。
宜妃看她這樣,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這件事多少也算是貴妃心裡的一道疤,於是說道:“不管怎麼樣,事情解決了就好。他若一直留在娘娘身邊,那才讓人擔心呢。”
她說著,又笑道:“妾還聽說,這一次漢王殿下可是立了大功的。娘娘如今可以放心了。”
南煙輕哼了一聲,道:“放什麼心啊。”
宜妃笑道:“漢王殿下將來可是要得皇上重用的。”
南煙搖了搖頭,苦笑道:“一天到晚打打殺殺的,萬一傷了,這才是讓本宮最擔心的事。”
宜妃笑道:“娘娘多慮了,妾看漢王殿下就好,小小年紀就勇武過人,又有皇上天威庇佑,將來比能成就大事。男孩子嘛,多出去跑跑也不是壞事。”
南煙苦笑著沒說話。
她何嘗不知道這一點,隻是,除了擔心兒子之外,她的心裡還有一層無法訴之於口的憂慮。
下一代的孩子們漸漸強壯起來,那就無可避免的,上一輩的人會漸漸的衰退。
周而複始,生生不息,這不是人生,而是天地自然。
想起祝烽胸口的傷,雖然如今看著已經大好,但那傷就像是印在自己的心上一樣,時不時就會出來扯著她心疼。
但這些話,她也沒辦法跟宜妃說,隻淡淡的笑了笑,便過去了。
很快,他們回到金陵府。
祝烽也隻在這裡停留了兩天,稍事修整之後,帶著貴妃和宜妃,還有幾個孩子一起坐船北上,他們行進的速度不快,甚至還在一些風景好的地方停留遊玩,這一段路走了幾個月,終於在第二年開春的時候回到北平。
這個時候,正是北平天氣最好的時候,冬雪消融,春風和煦。
祝烽早傳了口諭,不讓太子和京中官員來接,所以各部官員都隻能安分的待在自己的崗位上,而太子也不敢怠慢,領著太子妃和宮中的人在南宮門處候著,終於在臨近中午的時候看到皇帝的禦駕回宮,眾人都急忙跪在地上叩首山呼萬歲。
祝烽從馬車上慢慢的走了下來。
倒是闊彆已久。
他原本展開雙臂想要舒展一下,但動作稍微大一些,胸口就繃著有些難受,他立刻將手臂放了下來。
一旁的南煙自然看到了,但也沒多說什麼。
而此刻,太子已經領著太子妃上前來磕頭行禮,祝烽看著他們,隻淡淡道:“不必多禮。”
這時,一個小小的身影從他二人背後站出來,對著祝烽畢恭畢敬的行禮,脆嫩的聲音大聲道:“拜見皇爺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