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本就是天數,以這樣的形製修築的祭壇,矗立在廣闊的天地間,給人一種格外宏大的氣勢。
文武百官,都站在周圍,列隊整齊。
許妙音和南煙走過去,站在了祭壇第二層的台階兩邊,畢恭畢敬的抬起雙手。
這時,前方響起了禮樂聲。
他們抬頭一看,是丹陛大道上,手持刀、斧、劍、戟,以及禾穗,彩旗的貴族子弟,身穿祭祀的禮服,且歌且舞,隨著禮樂慢慢的踏步,走向祭壇。
祭祀已經開始了。
南煙頓時屏住呼吸,凝神看著前方,隻見祝烽身著皇帝祭祀的禮服,由慢慢的朝這邊走了過來。
禮樂聲聲,讓他的腳步,也比平時看起來更沉重,更穩健。
不一會兒,他走到了祭壇下。
皇後帶著貴妃,還有周圍的妃嬪和群臣,一齊向他拜倒:“皇上。”
祝烽淡淡的一拂袖:“平身。”
“謝皇上。”
眾人慢慢的站起身來,而祝烽一提衣襟,慢慢的走上了祭壇,在祭壇的第三層上,擺放著祭祀的桌案,祭桌上,擺放著牛羊豬三樣太牢犧牲,以及三杯祭酒。
祝烽走上前去,站定在祭壇中央。
遠遠的,傳來一聲鐘響。
旁邊的祭祀禮官立刻上前,將其中的一樣犧牲端起來,奉給他,祝烽高舉過頭,對天一拜,然後,又交回給祭祀禮官。
一樣一樣的祭品都獻過之後,便是三杯祭酒。
祝烽向上蒼首獻了第一杯祭酒。
可是,就在他要舉起第二杯祭酒的時候,下麵的禮部尚書突然開口說話了:“皇上。”
整個大祀壇上,原本安靜得隻剩下風聲,人人都屏住呼吸,突然有人開口,眾人都不免驚了一下。
南煙立刻轉頭看向他。
隻見嚴故上前一步,朗聲說道:“皇上,祭祀也要分首獻和亞獻。皇上剛剛既然已經擔任了首獻,那麼亞獻,皇上就應該另選他人。”
祝烽已經快要碰到酒杯的手一頓,收了回來。
他慢慢的轉過身,居高臨下的俯視著禮部尚書:“哦?嚴尚書這話是說,第二杯祭酒,朕不能獻了?”
嚴故說道:“天佑大炎,福祚綿長,也要代代相傳,方能百世不衰。皇上這一次祭祀的亞獻,自然也要遵循這樣的自然之理。”
祝烽聽到這句話,微微的挑了一下眉毛,眼中浮現出了一點笑意。
他說道:“尚書這話,也有理。”
“……”
“那尚書認為,朕應該讓誰來進行亞獻呢?”
嚴尚書的臉色微微一沉,沒有說話,而人群中,有人在輕聲說道:“寧王殿下是皇上的骨肉血親,又是股肱之臣,這一次遷都,寧王殿下居功至偉。”
“不錯,寧王殿下,可以擔當亞獻的重任。”
“寧王殿下……”
聽著下麵不斷有人說著“寧王殿下”四個字,南煙的眉頭都擰成了一個疙瘩。
禮部尚書這段話,字字意有所指。
作為一個王朝,希望自己福祚綿長,自然要代代相傳,而曆來獻祭天地,首獻和亞獻的確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皇帝作為首獻,亞獻,多數時候是太子。
可是現在,所有的人卻首推寧王祝煊來進行亞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