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1 / 2)

獨寵東宮 安碧蓮 10043 字 8個月前

細說起來,封太子之事到現在都讓董皇後後悔不迭。

當初董皇後子嗣艱難,便選中了母妃早逝無依無靠的大皇子留在身邊,並請封為太子,得以讓她後位穩固。

沒想到五年之後,她被診出身懷有孕。

按照常理,若是太子並非皇後親生,且皇後有嫡出皇子,這種事情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件棘手事兒。

偏偏本朝半點沒引人懷疑,皆因為董皇後做戲做的太圓滿,圓滿的讓她想要捅破都不知從何處下手。

誰都讚她仁善,誇她德行。

董皇後自己做了個套子,把自己給裝了進去。

麵上要繼續維持著母慈子孝,可她怎麼甘心讓一個小門小戶生出來的下|賤東西占了本該屬於自家小六的尊位?

董皇後好一番拉攏,好一番籌謀,卻沒想到最後被趙弘擺了一道。

他毫發無損,自己反倒丟了許多眼線人脈。

之前還懷疑是不是趙弘強撐出來的模樣來騙人,如今瞧著,太醫院的脈案都穩定下來,他定然是無事的。

真是天道不公!

這會兒陳貴妃還專挑著話擠兌她,董皇後本就不是個心眼大的,現下隻覺得一口氣憋在嗓子眼,堵著嘴裡這口茶,上不來下不去。

鄭良人不甘落後,跟著起身,脆聲道:“陛下聽到此事定然高興,皇後娘娘有大福氣哩,著實令人羨慕。”

董皇後:……

字字紮心。

陳貴妃知道鄭良人這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便瞥了她一眼。

鄭良人識趣,立刻閉口不言。

隨後陳貴妃就安然坐下,摸著精巧手爐,春風和煦的說起了有關太子的種種得意事,最後道:“陛下常常說,太子這樣文武雙全,定然是娘娘教導有方,著實為後宮典範。”

鄭良人不敢亂說,隻管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董皇後笑容依舊,就是等陳貴妃一走,董皇後就把手上的茶盞給丟了出去。

方嬤嬤早早就讓其他宮人退下,這會兒殿內隻她一人,見狀便上前勸道:“娘娘是知道的,貴妃那人向來說話沒輕重,娘娘莫要往心裡去,氣壞了自己不值當。”

董皇後眉頭緊皺,說話都帶了尖刻:“她哪裡是沒輕重?陳淑蘭分明就是找準了本宮的痛處,可了勁兒的踩呢。”

方嬤嬤幫她撫了撫後背,輕聲道:“貴妃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她自己就一個三公主,沒有皇子,說破大天去也沒她的事兒,便在娘娘麵前說兩句風涼話罷了。”

董皇後聞言,這才氣順了些,過了會兒冷哼一聲,拿著帕子擦了擦指尖,沉聲問道:“泰兒去了何處?”

方嬤嬤回道:“六殿下與李承旨家的八郎一道出宮騎馬去了。”

董皇後剛剛解開的眉頭又皺起來:“李承旨寒門出身,家中又無爵位,能有什麼前程?本宮早便讓泰兒多於宿家來往,他就是不聽。”

方嬤嬤倒了盞新茶放到董皇後手邊,輕聲道:“宿侯的夫人陳氏與貴妃是嫡親姐妹。”

“不妨事,旁人就罷了,陳淑蘭無子,自是少發夢,宿侯是聰明人,他知道如何抉擇。”

“老奴記得,六殿下與宿家二郎關係不錯。”

“不成,宿二郎是庶出,不比嫡出的宿家四郎,宿韞才是能襲爵的,年紀又小,正是好哄的時候。”說著,董皇後聲音頓了頓,道,“最近這些日子讓小廚房多弄些小孩子愛吃的零嘴備著。”

方嬤嬤立刻道:“娘娘思慮周全,老奴這就去辦。”

剛出了門,方嬤嬤便瞧見正朝這邊走的申嬤嬤,而在申嬤嬤身後,跟著幾個貌美的年輕宮女,一個個低眉斂目,神色頗為拘謹。

方嬤嬤頓了頓步子,掃了一眼,問道:“這都是哪兒來的?”

申嬤嬤趕忙上前,陪著笑道:“既是送去給太子殿下身邊伺候,自然不能馬虎,她們都是從宮裡精心選出來的,全細細教過,各有各的好處。”

最後兩個字,申嬤嬤說的意味深長,方嬤嬤心照不宣。

而幾個宮女都緊抿嘴唇,頭也不敢抬。

方嬤嬤在皇後麵前自是比申嬤嬤得臉,不過申嬤嬤向來懂得伏小做低奉承她,方嬤嬤也就樂得給她透個風:“今兒娘娘心情不佳,等下你可要小心說話。”

申嬤嬤聞言,立刻遲疑起來:“那……我等等再來?”

“就是讓你趕緊去才好,”方嬤嬤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拽了申嬤嬤一把,在她耳邊低聲道,“隻要這幾個真的經用,娘娘必然開顏,豈能少了你的好處?”

申嬤嬤回過味來,連連點頭,立刻就想要進殿。

不過很快她又退出來,對著方嬤嬤道:“若有恩賞,定然少不了您那份兒。”

方嬤嬤這才有了笑臉。

雖然這個申婆子本事尋常,膽子更小,不是個好使喚的,可勝在知道進退。

在宮裡,銀子比什麼都好使。

方嬤嬤在外麵等了半盞茶的時候,見自家娘娘沒有發脾氣,就知道這事兒成了,她這才轉身朝著小廚房走去。

一旁的宮人瞧見方嬤嬤經過,大氣都不敢喘,低垂著頭,生怕有個不妥帖的惹了方嬤嬤的眼,招來責罵。

明粹宮內外,一片壓抑的靜謐。

而在東明宮裡,卻是格外熱鬨。

太子身子好轉之事很快便傳開了,皇上賞賜如流水一般,各宮主子也不甘落後,俱是送了東西來。

這些送來的物件裡,也要細分。

貴重物件收入庫房,皇上賜的要挑揀著擺放在明麵上,而入口之物一律不得亂用,為求穩妥,全都收起來好好存著便是。

阮瑤讓人細細清點,記錄清楚,這才能送進庫房,實在是好一陣的忙碌。

而這期間,無論是大殿下或是小太子,他都還是“大病初愈”,隻需要偶爾打一晃,讓人瞧瞧真容,旁的就不用做什麼了。

唯一讓阮瑤奇怪的是,從趙弘生病,到如今大好,皇上隻派人來問過,卻從未親自來瞧。

隻是涉及天家之事曆來是少說少錯,更何況小太子連自己都記不住,想來也不記得親爹,既如此,不來也好。

阮瑤就趁著這段時間,給太子殿下惡補。

《三字經》讀完了就讀《百家姓》,《百家姓》背下來還有《千字文》。

這些都念完,還有四書五經,經史子集,阮瑤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學海無涯。

換成她自己,天天一本本的讀,一句句的背,不出三日就要撂挑子。

可趙弘卻安安穩穩的讀了十天,不僅沒喊過累沒叫過苦,還總是笑著的,看起來頗為得趣。

阮瑤開始不明白,後來想著曾經的太子殿下那三個時辰文三個時辰武的日子都熬過來了,如今多半也是難不倒他的。

而太子殿下的學習進展也有如神助。

小太子雖失憶,但他記性好,也通透,一本書看一遍就能背下,而寫字大約真的有身體記憶在,練到現在,所書之字已經能有了大殿下的七八分神韻。

阮瑤瞧著自己這位學生一天進步一大截,總是想著,其他皇子公主不知道,可眼前這位,真真當得起人中龍鳳。

想來趕在太後壽宴前寫好萬壽圖也不是什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隻是有些時候,今兒教的字,轉天就不記得了,要重新念一遍加深印象。

阮瑤覺得這大抵是大病初愈後的小毛病,相比較於小太子的進步,這種時不時的複習就算不得什麼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