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對女兒寵愛得緊,隻要是女兒提出的要求,從來都是一口答應。“我敏敏兒真是孝順又懂事。你不必怕,娘叫上你二哥,咱們娘仨兒一塊兒去。你才大病初愈,你祖母祖母這會兒不會為難你。”
賈敏又是一陣啼笑皆非,這哪裡是去見祖母,分明是去見大老虎啊!
其實也不怪史氏會這麼做。以前每每讓她去見祖母房氏,的的確確如見大老虎一般。老太太喜歡活潑可愛的小姑娘,要麼就是樸實無華的,和賈敏這個嫡親孫女反而交不上心。一是嫌史氏夫婦把這小丫頭嬌寵過了;二是覺得小孫女身子弱,性情過於淡泊,老人家嘛,誰不喜歡身邊圍繞個小家雀似的子孫?
久而久之,賈敏就更不願意去見祖母了,能躲就躲。便是去,也讓母親陪著。
“娘,從前是女兒太不懂事。現下想想,自己的祖母有何可懼的?爹爹是祖母唯一的嫡親兒子,我又是爹爹唯一的嫡親女兒,祖母對我好就是對爹爹好,焉有不疼我的道理?是以祖母隻不過是對敏兒嚴厲了些,其實心裡是最疼敏兒的。”
史氏摸了摸女兒的頭,欣慰地笑道:“敏敏兒能明白就好。”說罷,又歎了一口氣,其實她自己又何嘗不對老太太有偏見?那老太太的確不大喜歡她的敏敏兒啊!對敏敏的親近,還不及對那個庶出的嫻丫頭半分。自己也是氣不過的。不過既然敏兒這麼說了,又怎好告訴她實情?
“娘知道你是個孝順又懂事的好孩子。隻是這會子你祖母在見客,金陵老家那邊來人了,是你祖母娘家那一支的親戚,還帶來個女孩兒,論輩分當是老太太的侄孫女。說是見見老太太,這年月打秋風的也不少,誰不知道呢?八成以後是要留在咱們家長住了。”史氏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中難掩一絲輕蔑。
房老太□□籍徽州,最早是經商的,兵荒馬亂的年月也順著時運發過一筆財。後便遷到了金陵,買了田地置了宅,開始改為耕讀傳家。房氏命好,嫁了當初行伍出身的老太爺,還掙了個誥命在身。不過始終與金陵史家、城東王家之類的世家大族不同,賈家到這一代雖是靠老榮國公從龍有功,壯大的家族,不過早在老榮國公往前朝屬三代,祖上也是做過知府的人家。隻不過往下逐漸沒落了三代,到了賈源才重又振興。
而房家攏共也就出了房老太太這麼一位出人頭地的,還是因為嫁得好。旁的子息大多庸碌,守著田產家宅度日子罷了。
史氏笑笑,又想起了什麼似的,道:“還有你大伯家的敬哥兒,你小時候見過的。要過來同你大哥、二哥一道上族中學堂。”
史氏口中的敬哥兒便是賈敏的堂兄賈敬。寧國府的賈演老太爺生了四個兒子,隻嫡長子賈代化這一支遷到了京城寧國府,剩下來的旁支連同庶出都留在金陵老家沒過來。
賈家大伯的嫡妻前兩年去了,代化也沒再續弦。頭先有個長子賈敷養到**歲便沒了;這個賈敬是次子,現在也等同於長子了。
賈敏笑道:“娘,那堂哥和老家親戚他們來了,是來小坐還是小住啊?”
史氏想起了南邊來人身後帶來的箱籠,以及跟來的丫鬟小廝奶媽子,尋思八成是要小住了。
“可能會小住幾日吧。”
“那便是了。難不成我要一直躲在屋裡不出去?既然遲早要見,不如今兒就去見了。省得來日落了人話柄,說我明明病好了,還拿喬不見家裡人。”
史氏微微驚詫,以前小女兒性情好靜,不好見客,最主要是對不投緣的話也不多。有時弄得自家人也挺尷尬的。倒是那個嫻丫頭,平時就好往人前湊,弄得彆人還以為她是嫡女。
沒曾想女兒生了場病,醒來後整個人較之以往更通透了不少,以前是通情達理,現在還通人情世故了。史氏看著著實歡喜,心裡道:都說孟氏那狐媚子生的嫻丫頭長得好,那是我姑娘不愛拾掇。如今這麼一打扮,還有嫻丫頭什麼事兒?
賈敏病倒的這段日子,整個榮國府裡忙成一團,唯有賈嫻覺得日子輕鬆暢快。
她是賈家的長女,奈何前頭一個“庶”字,活生生就像簽子紮在身上,拔都拔不掉。賈家不似外頭有些人家,苛待庶女,嫡出庶出的都是一樣養大,史氏也不是惡毒的嫡母,吃穿上不曾苛待,下人自然也不敢看清。
爹和姨娘疼愛,底下庶出的兩個幼妹才不驚人、貌不出眾,總的來說,賈嫻的日子還是過得很悠哉的。除了見到四妹賈敏的時候。
賈敏實在生得太出眾了,相貌上集中了爹和母親的優點,她第一次見著這個幺妹時,賈敏還是個繈褓中的嬰兒,那粉嘟嘟的小嘴,圓溜溜的眼睛,當時賈嫻的眼睛就嫉妒紅了。自打賈敏出生後,爹爹就把對她的那份獨有的寵愛全分到了四妹身上,誰都看得出來老爺疼四姑娘比兩位公子都甚。
聽說她病快痊愈了,想到這裡,賈嫻的眉頭就蹙了蹙。一想到這是在老太太房裡,周圍還有新來的親戚,賈嫻很快平複了下去,端起茶杯來,輕輕抿了一口。眼神不動聲色地瞟了一眼老太太身邊的房家表姐,嘴角輕嘲地彎了彎。什麼表姐,不過是鄉下來的土包子,借著老太太的名義打秋風罷了。
瞧瞧那一身的衣裳,用得還是去歲京中就不時興的料子,發式也略顯土氣。不過即便這樣,她可不打算跟這位表姐關係弄僵,相反自己還要儘量和她走近一些,這樣就可以常見著祖母,讓祖母高興;而賈四那個自命清高的蠢貨,一定會眼高於頂,不屑於和房家表姐來往,到時候祖母隻會愈發厭惡她。
想到這裡,剛剛心中還有些鬱悶的賈嫻,此刻喝了一口碧螺春後,頓覺口齒留香,內裡也清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