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若聞言就歎道:“我並不是不放心姐姐,隻是姑娘家不比男兒,說親時就更要謹慎一些了。況且因為二姑丈早逝的緣故,我們家老太君和老夫人都很是心疼表妹。之前尋親事的時候,我們老太君就讓我一定要問清楚男子家中是否在意表妹父親早逝的事情,所以我才多嘴問了一句。”
南夫人聞言忙道:“老太君的擔憂是人之常情,換了我也會問一問。妹妹儘管放心,我們家中絕不是那等人家。”
魏若見南夫人說的話誠這才舒了口氣,兩人又說了會兒話後,魏若便道:“聽了貴府七少爺的情況,我心裡已經千肯萬肯了,不過還要問一下老太君和二姑母的意見。”
南夫人得了她的準話已是滿足,聞言笑道:“這也是應該的,那我就先告辭了。妹妹這裡要是有什麼消息,可要使人告訴我一聲。”
魏若忙要留她吃飯。
南夫人笑道:“妹妹誠心留我本不該辭,隻是家中還有一攤子事沒有料理,實在是脫不開身。”
南夫人是當家主母,自然也是一堆的事情。
魏若這才沒有留她,送走南夫人後,魏若去了老太君那裡。
二姑母早早的就等在了老太君這裡,聽魏若說完情況後她覺得有些不滿意。
“這陳家七少爺竟是資質一般嗎?”二姑母略有些失望的問道。
魏若還沒有說話,老太君先開口了,她對二姑母道:“能考中舉人已是不錯了,你當那進士是人人都能考的?”
二姑母想起大嫂給清姐兒說的夫婿總覺得有些不甘心。
老太君哪裡不知道她的心事,她想教育女兒,但魏若在,她也不好說。
她瞪了二姑母一眼後對魏若道:“這位七少爺的父親雖隻是舉人,兩個伯伯卻都是進士。我以前也聽彆人說過,七少爺他們這一輩有幾個堂兄讀書也很是不錯,可見陳家對子弟的教養很是重視。這樣的人家雖比不上咱們這樣的公爵人家富貴,但隻要家中每代子弟都爭氣,倒也不愁吃穿。”
魏若聞言頷首道:“是啊,他們這樣的人家倒也受尊敬。”
聽到魏若說這樣的人家受尊敬後,二姑母若有所思。
老太君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她對魏若道:“說那麼多都沒有看到真人踏實,陳家的家世倒是可以的,若是那七少爺也不錯,就把這事訂下來吧。”
魏若笑著應了。
她走後,二姑母便道:“娘這也答應的太草率了吧。”
老太君就笑:“隻是看一看若是看了人你覺得不好再說。”
說到這個二姑母就有些搖擺了,她不是很開心的道:“說這位七少爺性情靦腆,該不會是個木訥的性子吧?”
老太君聞言就歎氣:“那你總得見過人再說吧。”
二姑母聞言沒有說話,這門親事,說滿意也算滿意,說不滿意也能挑出那不好的地方。
老太君見她如此便又勸她:“我明白想給寒姐兒說個十全十美的親事,可這親事哪有樣樣都和你心意的,不說遠的,就說你大嫂為清姐兒找的這門親事,看著樣樣都好,可你大嫂不是還擔心劉家將來會回原籍。陳家好歹根基都在京城,至少你不用擔心這個吧。”
不得不說老太君真的很了解二姑母,她總不滿意陳家七少爺就是因為她覺得陳七少爺沒有劉公子有學問。
可再有學問,也比不過女兒能待在身邊,二姑母立馬息了這心思。
老太君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她繼續對女兒道:“寒姐兒的這門婚事,單看倒也一般,陳家五老爺隻是舉人,陳家七少爺又資質有限,可這隻是一方麵。你要從他們整個家族來看,陳家既如此重視讀書且陳家五老爺就在書院教書,將來寒姐兒的孩子自然會有名師教導,但凡他讀出些名堂,有陳家和咱們英國公府在,將來的前程自不必說。”
“再來寒姐兒這門親事是南夫人這位陳家的姑奶奶說的親,她們家老爺又和你侄子私交甚好,將來必定會照顧咱們寒姐兒,有她幫著,寒姐兒定能很好的融入陳家。怎麼看,這都是一門極好的親事,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聽完老太君的話,二姑母恍然大悟,她越想就越覺得母親的話說的有道理,對陳家就有了幾分好感。
待到過幾天看到陳家七少爺,和他說了幾句話後,二姑母就越看越喜歡。
南夫人在旁就笑道:“這果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
陳七少爺有些臉紅。
老太君等人都笑了起來。
魏若也跟著笑,她能理解二姑母為什麼對陳七少爺很有好感。
陳七少爺是一個長相俊秀的少年,看起來有些像南夫人。或許知道今日是過來相看的,他的表情還有些緊張,能看的出來這是一個略有些憨厚的孩子。
魏若能理解陳家長輩為什麼說等七少爺中了舉人就讓他去書院教書了,這個孩子不適合官場。
老太君也很喜歡陳七少爺的性格,她笑著對南夫人道:“夫人以後要常上門才是。”
這話就是準了這門親事了,南夫人十分的喜歡。
陳七少爺聞言連耳朵都紅了。
南夫人回去後,很快便讓人送來了陳七少爺的庚帖。
二姑母這邊也讓魏若幫著遞了寒姐兒的庚帖。
兩家交換過庚帖後,這親事就算是訂了下來了。
二姑母就和老太君商量女方這邊要請誰做媒人和陳家談接下來的婚事。
老太君便提議請魏若的三姐做媒人。
“邱夫人嗎?可我們家一般都是找王三夫人她們的。”二姑母有些猶豫。
老太君就笑:“我們家以往結親要麼找的公卿之家要麼找的武將世家,雖然也有嫁入書香之家的,可也沒人像寒姐兒這樣,家裡有兩個中了進士的伯父。邱夫人的夫婿就是進士,若是找她的話,一來陳府的人也能高看咱們寒姐兒一眼,二來邱夫人是你侄媳婦的姐姐,陳府的人看寒姐兒跟安國公府的當家主母關係親近,自然也會更看重她。”
不得不說老太君為了外孫女也是費儘了心思。
二姑母聞言卻有些不服氣:“就算不找像邱大人這樣的進士,咱們寒姐兒這樣的家世也由不得陳家小瞧。”
老太君聞言無奈道:“陳家自不會小瞧寒姐兒,可你也是知道這等人家的,他們最尊重的就是讀書人,我這麼做是想讓他們覺得咱們對寒姐兒重視,所以才會繞了個彎子請了邱夫人。這樣又表達了咱們對寒姐兒的重視又顯得咱們尊重陳家。陳家人知道後自然也會待寒姐兒更好的。這麼淺顯的道理你還不明白嗎?”
老太君將話掰開來說了又說,二姑母這才明白母親的意思,她訕訕的低下了頭。
老太君見女兒說話沒個章程,擔心她和陳家接觸多了,說話做事出了錯惹得她們笑話,便叮囑她在陳家人麵前少說話。
二姑母再是任性的性子,為了女兒的婚事也能忍的下去,這倒贏得了陳家人的喜歡,陳家派人說親事的媒人張夫人回去還誇二姑母和氣。
陳家老夫人聽張夫人說完安國公府的做派鬆了口氣。
她就對陳五夫人道:“之前你們說看中了安國公府的表姑娘的時候我還有些擔心,她們那些公爵人家的姑娘一向任性,那些夫人太太們眼睛也都長在了額頭上。哪知道安國公府的夫人們卻都很和善。”
陳五夫人也鬆了口氣,她也對婆婆說起了心裡話:“之前咱們為小七說親的時候,那些跟咱們一般的人家有那好的姑娘都想許給那有進士人才的男兒。她們都覺得咱們小七資質一般,性子又木訥,願意許給咱們的姑娘要麼長相不行,要麼性情不行,那梁夫人還要把家中庶女許給我們。我們小七再怎麼樣也是老爺的嫡長子,怎麼能娶個庶女?”
“侄女回來跟我說起寒姐兒的時候,我還有些嘀咕擔心這樣公府的姑娘太過金尊玉貴,到了咱們家反而受委屈,但她跟我說寒姐兒的長相和性情都好,且她父族也是書香之家,我這才起了心思讓侄女上門。哪知道不僅寒姐兒樣樣都好,她外祖母和母親也不嫌棄我們小七木訥,反而很喜歡我們小七,如今看來這親事真是太好不過了。”
陳老夫人還是第一次聽說梁夫人要把庶女許配給孫子的事情。之前陳五夫人她們擔心她聽了生氣,便不肯告訴她,
陳五夫人見自己說漏了嘴,十分的懊惱。
陳老夫人冷哼一聲道:“那梁夫人不過是夫婿得了吏部尚書的名銜便輕狂了起來,你且等著看吧,她們這樣的人家長遠不了。”
陳五夫人見狀忙道:“是呀,我當初也是氣的不行,但一想想寒姐兒又不氣了。”
陳老夫人聞言也緩和了麵色,她向陳五夫人感歎道:“梁家和安國公府雖說一個為書香門第,一個為公爵之家。可安國公府不比那落沒的人家,他們可是頂級的公爵之家,可就連這樣富貴的人家,家中的夫人們待人都是那樣的和善。而梁家呢,即便在書香世家中,他們家也不過處於二等,梁大人不過一朝得勢,他們家的夫人便輕狂了起來。可見這越是有底蘊的人家反而越是謙虛。”
陳五夫人連連的點頭。
陳家的女眷們聽說了陳老夫人對安國公府的評價後,對安國公府的印象也好上了不少,寒姐兒嫁過去後對她也多有關照。
寒姐兒不知道這番緣故,隻覺得魏若為她找的這門親事極好,陳家的祖母和婆婆也很好,更是感念魏若,對陳家眾人也很是和氣。因著二姑母獨自守寡,且幼弟幼妹都還小的緣故,寒姐兒對娘家肯定是多有掛念的,陳府眾人知道後不僅不攔著她,反而讓她常帶著女婿孩子回來看一看二姑母等人。
當然這是後話。
此時魏若正在和係統討論任務,南夫人來的那日她拿出了係統給她的烏發產品,係統對她說這是黃精飲。她當時一聽這東西是黃精就笑了,原來它們那裡也有黃精。
係統卻說他們那裡沒有黃精,這個是它從這裡采集的,然後利用它們那裡的技術提取了黃精裡最精華的部分。
魏若第二日便將那黃精飲給了南夫人,當然係統為了讓南夫人能更好的接受,將它做成了丸藥的形式。
“這兩個任務都是需要時間才能完成的,所以我決定等過幾天再給你一個任務。”係統對魏若道。
“為什麼要過幾天?”魏若好奇。
“因為我們之間的傳輸是有規律的,我這段時間傳輸的太頻繁了。”係統對魏若道。
魏若聞言便不再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