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到了六月底天氣就越來越熱了,這日下午,魏若剛睡完午覺起來,正準備歇息一下,就見外麵春蘭來報說是啟和帝下了道旨意,老公爺和公爺讓大家都去接旨。
這個時候會有什麼事?
魏若一麵想一麵去了前院。
聽完何福的宣旨後,魏若心裡有些悶悶的。
“老二媳婦你來扶著我。”老太君見家裡的男人們正在同何福說話,便將手伸向了魏若。
魏若先是怔了一下,隨後便走到了老太君身邊。
老太君見何福和那幾個內侍暫時隻顧上和李浩淼等人說話,便悄聲對魏若道:“好孩子,我知道你不高興。但陛下賜婚乃是天大的喜事,你就算有什麼不滿也得等到關起門來說。”
魏若聞言立馬警醒了起來,她看了一眼正笑眯眯的和李浩淼等人說話的何福,露出了一抹微笑。
何福等人走後,李浩淼的臉立馬沉了下來。
他扭頭看了一眼魏若,果然魏若的臉也板了起來。
李浩淼有心想同她說些什麼,卻顧慮著這裡人多。
老太君想了想對五爺夫婦和七爺夫婦道:“你們先回去吧,我有些話要同你二哥她們講一講。”
五爺夫婦和七爺夫婦自是感受到了兄嫂的不開心,他們連忙應了。
等回到老君堂後,李浩淼的臉徹底沉了下來。
老太君和老公爺對視了一眼。
老太君看孫子和孫媳婦這模樣便知道他們是對陛下的賜婚不滿意,實際上不止是他們,就連她也對陛下的賜婚不滿。
可看事情不能隻從自己的情緒出發。
老太君是經過事的人,她開始思考陛下這旨意背後的用意。
陛下將潤姐兒賜給了景王府的嫡長孫,也就是下下任景王。
說起這景王,在宗室中的地位可不一般。
現任景王是陛下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在陛下還未登基時就對陛下忠心耿耿,因此陛下對他極為重視。
陛下登基後,太後原本想讓陛下的親弟弟成王執掌宗人府,但是陛下卻越過太後讓景王執掌了宗人府。
宗人府掌管皇家宗室事務,具備攥寫帝王族譜,記錄宗室子女嫡庶、封號、名諱等事,可以說是位高權重。
太後早就盯著那個位置了,見陛下將宗令的職位給了景王後氣的不行,那年的家宴都稱病沒有出席。
自那以後景王變的極為低調,除了和宗室內子弟有所往來外,從不結交朝臣。
可縱然他不結交朝臣,又有誰敢忽視他呢?
而陛下選擇在大皇子和三皇子染指北郊大營的兵權的時候,將他們安國公府和景王府捆綁在了一起,既是在敲打那兩位皇子,也是在提醒朝臣莫要過早站隊。
老太君能想明白的事情,李浩淼等人怎麼能想不明白。
可事情想的再明白,隻要想到自己的女兒要淪為政治聯姻的產物,李浩淼還是有些難受的。
他都如此難受了,更不要提魏若了。
老太君見眾人都不是很開心,便對魏若道:“你以前見過那位景王府的嫡長孫嗎?”
魏若聞言打起精神道:“我隻見過她們家的郡主們,景王府的小公子一般都跟著景王去乾清宮那裡。”
老太君想了想道:“景王這麼些年和京中的公卿世家都沒有交集,咱們家也都沒看過那位公子。你看看要不要進宮去找貴妃,讓她幫我們看看這位小公子的模樣和人品。”
老太君覺得不管怎樣,陛下的旨意都下了,這門婚事他們就必須得認。
但沒見到景王府的小公子之前,他們到底還是會擔心這位小公子埋沒了潤姐兒的人品。
如果能提前見一見這位小公子的話,他們心裡也能有個底。
若是這小公子人品模樣都很好,那自然是千好萬好。
如果這幾樣都不行的,潤姐兒現在也才兩歲多,離她成婚也還有十來年了,這中間她們總能想到辦法推了這門親事的。
老太君向眾人說了自己的想法。
李浩淼和魏若等人也覺得老太君說的有理。
魏若想了想道:“我現在遞牌子進宮有些來不及了,明日一早我就進宮去找母親。”
老太君笑著應了。
景王府
景王和景王世子神情嚴肅的坐在書房。
景王的麵色有些嚴肅,景王世子則有些忐忑。
半響,景王才問景王世子:“你媳婦進宮的時候看到五皇子了嗎?他看著身體怎麼樣?”
景王世子聞言忙道:“貴妃身邊的嬤嬤對五皇子看的極緊,她也隻是遠遠的看了一眼。不過她跟我說五皇子手腳很是靈活,嬤嬤抱著他的時候,他一直在嬤嬤懷裡撲騰,精神頭看著也很好。”
“一個健康的皇子啊。”景王聞言感慨道:“你皇伯父現在也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景王世子身居皇家自然明白父親的話是什麼意思。
幾位皇子雖說比五皇子年長,可這個並不是他們的優勢反而是劣勢,
因為陛下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在他這個年紀看長成的皇子反而是一種威脅。
這一點從陛下這幾年對皇子們的防備就能看出來。
“安國公這一手棋下的也很高啊。”景王又感歎道。
他是真的佩服安國公的果斷和魄力,古往今來有多少手握兵權的人能毫不猶豫的讓出自己手上的兵權呢,可他就是可以。
有這麼一位頭腦清明,行事果斷的人保駕護航,五皇子的登頂之路會順利不少。
“父王為什麼會這麼說?”景王世子卻不明所以。
“如果他不交出兵權的話,有這麼一位擁兵自重的臣子放在眼前,你說陛下會安心嗎?”景王問兒子。
“不會。”景王世子也是看過史書的很快就明白了父親的意思:“隻怕陛下會想儘辦法想要削弱他的實力。”
“是呀,到了那個時候,他不僅要交出兵權,和陛下的情誼也會受損。與其那樣還不如現在就交出去,這樣一來既全了對陛下的情誼,又為兩個兒子鋪好了路。”
“鋪路?”景王世子又不懂了。
景王看了一眼兒子有些無奈,他這個兒子要說笨也不笨可卻不夠聰明,有些事需得他從旁提點。
不過這樣一來也好,太聰明了隻怕陛下會忌憚。
景王耐心的同兒子解釋:“安國公府的兩位少爺現在不到九歲,再過十年他們十九歲正是上戰場的時候,安國公雖然手壞了,可是腦子沒壞,有他從旁指點,那兩個孩子就算不能建功也能守業,安國公府的下一代子侄們的前程不就都有了嘛。”
“安國公府不愧是武將世家,果然考慮周全。”景王世子不由得感慨道。
景王也點頭:“原本我擔心賜婚會把我們府裡卷入到奪嫡紛爭中,可現在看來安國公府的腦子可比那幾位皇子強上不止一星半點,有這麼一位親家,咱們倒也能安心了。”
景王世子也點頭,他本就因為安國公立下的不世之功對他心生崇拜,再一聽景王仔細的分析安國的智慧,對他更崇拜了。
聽景王說完後,景王世子就道:“陛下既然下了旨意,咱們總不好一點表示都沒有,況且安國公現在臥病在床,要不然過兩天我帶著世子妃去一趟安國公府看看。”
景王還沒有說話,就有內侍過來道:“王爺,宮裡來人了。”
景王和景王世子聞言整了整衣冠後前去迎接。
來人是陛下身邊的第二號人物魏公公,他同景王見禮後便笑眯眯的道:“不知小公子現在可閒著,陛下想要見一見小公子。”
現在?
景王看了一眼天色,都快要用午膳了怎麼這個時候宣孫子進宮。
景王世子聞言連忙讓人去喚兒子。
景王卻笑著問魏公公:“除了陛下還有誰想要看一看暾哥兒?”
魏公公聞言笑了起來,他對景王道:“咱們五皇子也想要見一見公子。”
五皇子現在才兩個多月怎麼可能會想見暾哥兒,聽魏公公說完,景王就知道真正想要見暾哥兒的人是誰了。
他和景王妃帶著暾哥兒一塊入宮。
果然,進宮後他被魏公公請到了陛下那裡。
景王妃和暾哥兒卻被帶到了景和宮。
平寧公主坐在母妃下首,聽說景王妃來了,她的眼睛一亮。
景王妃帶著暾哥兒進來後連忙向皇貴妃行禮。
皇貴妃笑著讓兩人免禮。
暾哥兒起來後,貴妃和平寧公主仔細的打量著暾哥兒。
以往貴妃也是見過暾哥兒的,可那時暾哥兒和她並沒有什麼特彆的關係,她對暾哥兒也就並沒有什麼特彆的關注。
在聽到陛下為潤姐兒和暾哥兒指婚後,皇貴妃氣的一上午沒有理他。
在她看來縱使暾哥兒身份貴重,可這門親事卻有許多的不妥。
首先,兩個孩子都還小,萬一這中間有一個人出了什麼不好的事,那另一個人不就得背上那不好的名聲了嗎?
再來就是,暾哥兒比潤姐兒要大上整整六歲,她原本想讓潤姐兒十八歲再嫁人,可那個時候暾哥兒已經二十四歲了,如果他是一般臣子的孩子,她還能壓著讓他不要納妾,可他是景王的孫子,如果他執意要在婚前養個通房什麼的,她也不好阻止。要是他和那通房再處出感情了,那潤姐兒豈不是要受委屈。
因此哪怕在世人看來這門婚事是如何的門當戶對,在貴妃看來也很是不妥。
這一上午她都沒能給啟和帝一個笑模樣。
啟和帝在賜婚之前並沒有和她商量,因此在貴妃麵前還是有些心虛。
他為了讓貴妃放心便讓人將暾哥兒叫了進來,想讓她親眼看一看暾哥兒。
這就是他這個時候宣暾哥兒進宮的始末。
乾清宮
景王聽到啟和帝說明前因後果後,一時間啞口無言。
“所以貴妃現在生您的氣了?”因為啟和帝要說的話涉及到貴妃,內侍們都退到了門外,此時殿內隻剩下啟和帝和景王兩個人,因此景王說話便也沒那麼多顧忌。
啟和帝苦笑著點頭:“是呀,她之前沒仔細看過暾哥兒,擔心兩個孩子性情不和,因此想要親眼看一看才放心。”
他說的貴妃的擔心,景王倒是能理解。
像他們這種人家,婚姻向來以聯姻居多,孩子們在結婚前也不了解對方。
要是性情和的來倒也還好,要是合不來的話就是吵架了。這男子倒也還好,隻要妻子娘家不是太強勢,大不了再納幾個喜歡的小妾,可女子就隻能忍著了。
貴妃一身榮寵皆係於陛下,可她居然能為了安國公府上的姑娘和陛下置氣,看來她倒是真心的疼愛安國公府上的姑娘。
不過他這個皇兄確實也吃這一套。
看到啟和帝麵上在苦笑,可在提到皇貴妃的時候眼中那一閃而過的寵溺的時候,景王明白,未來至少十年,這皇宮內都是貴妃的天下。
如果皇後能生下嫡子說不得還有彆的說頭,可景王掌管宗人府,自然知道皇後上次生產時因胎兒過大傷了身子,以後也不能再生了。
所以,把注壓在貴妃這邊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這兩年,他也不能和安國公府走的太熱絡,不然恐怕會礙了陛下的眼。
但不熱絡也不行,畢竟安國公府的姑娘是暾哥兒未來的媳婦,況且貴妃又是如此的寵愛外孫女,若是他們表現的對潤姐兒不重視,隻怕會得罪貴妃。
這中間的度可真是難把握。
景王不由得苦笑。
“這是怎麼了?”啟和帝看他這模樣奇道。
景王原想說沒事,但在看到啟和帝關心的模樣的時候,他忽然心念一轉。
在聽到景王說暾哥兒性情寬厚擔心安國公府的姑娘欺負暾哥兒的時候,啟和帝簡直瞠目結舌。
他指著景王道:“你...你這也太....”想半天,啟和帝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景王的擔憂。
半響他忽然笑了起來:“你啊你,當初侄兒年幼的時候你對他是如何的嚴厲,怎麼到了孫子這裡你就變了呢。還擔心潤姐兒欺負暾哥兒,她一個小姑娘又比暾哥兒小那麼多歲怎麼能欺負到他。”
景王聞言就道:“那畢竟是武將之家出來的姑娘,那跟一般姑娘能一樣嗎?”
他這麼說,啟和帝就有些不高興了。
景哥兒雖然才是他的侄孫子,可他和她接觸的並不多,而潤姐兒卻是他從小看到大的,對潤姐兒,他自然要多出了一分的偏心。
在他看來,就算潤姐兒和暾哥兒有個什麼爭執,暾哥兒讓一讓也是應該的,哪裡談得上什麼欺負呢。
可在看到景王略有些擔憂的模樣的時候,啟和帝忽然想到了五皇子。
他人到中年才和雲娘有了這麼一個兒子,他在看到兒子之後隻恨不得把天地間最好的東西都給到他。
他對他喜歡到,到現在都還不敢給他起名字,就是擔心閻王知道了他的名字後把他給帶走。
這種強烈的感情曾讓他感到吃驚,因為他對幾個稍大的兒子並沒有這樣的感覺。
他覺得除了因為五皇子是他和雲娘的孩子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他年紀大了。
年紀一大,再看到幼子就心軟了。
景王的年紀也大了啊。
這麼一想,啟和帝就理解了景王的擔憂。
他笑著安慰景王:“你放心,她母親就是個寬厚的性子,潤姐兒自然也差不了。”
聽到啟和帝評價魏若用的是寬厚這兩個字,景王的眉眼一動。
可眼下不是想事情的時候,景王隻得按耐下所有的心思,做出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道:“那臣弟就放心了。”
他放心了,啟和帝卻又有些擔心了。
“你們平日裡還是要對潤姐兒好一些,這樣也好安一安貴妃的心,這離兩個孩子成婚還有十幾年呢,總不能讓她每日都懸著心。”啟和帝原本是想勸景王,勸著勸著卻有些心疼貴妃,這要真是十幾年都懸著心,這日子該有多難過啊。
這麼一想,啟和帝竟有些後悔給潤姐兒賜婚了。
景王度其神色和言語,哪裡還能不明白啟和帝的意思。
他忙道:“皇兄放心,臣弟回去就讓王妃準備些女孩喜歡的東西送過去,不過安國公畢竟臥病在床,臣弟讓世子看過一回算是儘一儘禮數吧。其他的時候就把潤姐兒接到咱們府上來玩一玩。”
啟和帝聞言沉默片刻,半響他才道:“這樣也行,不過無論怎麼樣你都不能委屈了潤姐兒。”
隻說不能委屈了潤姐兒,沒說一定要和安國府多走動。
景王覺得自己果然沒猜錯啟和帝的心思。
他知道了之後要如何對待國公府和潤姐兒後心思便放鬆了下來,隻坐在那裡和啟和帝說些閒話,等著王妃出宮。
景王走後,啟和帝去了景和宮。
他見貴妃麵色似是不錯,就對女兒眨了眨眼睛。
平寧公主點了點頭。
啟和帝知道雲娘對暾哥兒應當是滿意的。
“看到暾哥兒了嗎?覺得他怎麼樣?”揮退眾人後,啟和帝擁著貴妃道。
“是個老實的孩子,說話也和氣,就是有一點....”說到這裡,貴妃頓了頓。
“有一點什麼?”她這麼一頓倒讓啟和帝有些擔心。
“咱們潤姐兒的性子比較活潑,也不知道暾哥兒會不會真心喜歡她?”皇貴妃擔心的就是這個。
啟和帝一聽這算什麼,他笑著對貴妃道:“感情都是培養出來的,潤姐兒現在還小讓他們多接觸接觸不就行了嗎?等到他們大了以後想起小時候的情誼,也會比彆人更和睦一些。”
“這樣行嗎?”貴妃還是有些擔心。
“怎麼不行?他們現在還不到避嫌的時間,以後潤姐兒進宮的時候你把暾哥兒也宣進來不就是了嗎?”啟和帝笑著對貴妃道。
貴妃的神情果然有些鬆動。
啟和帝卻在兀自沉思。
其實他知道貴妃疼孩子,所以下旨之前也曾猶豫了一下。可思及五皇子他還是下了這麼一道旨意。
五皇子和他的哥哥們歲數相差極大,他十幾歲時,他那幾個成年的兒子都已四十歲了。
他就算現在能摁住他們,可十幾年後,他身體漸衰,而那幾個皇子卻正值壯年,那些朝臣們會怎麼選他用腳都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