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1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24093 字 11個月前

第61章

“錦鄉伯夫人的大嫂一開始不同意還說著要找錦鄉伯夫人算帳,等後來錦鄉伯夫人說要把京郊的莊子給泰哥兒後,她就願意了。”魏三娘對魏若道。

魏若沒想到錦鄉伯夫人的大嫂這麼勢利,但即便如此,她們也得按著頭把玉姐兒嫁過去,不然這孩子以後就毀了。

“泰哥兒怎麼樣?”魏若問魏三娘。

魏三娘聞言悄聲道:“那孩子倒是個老實的,他自醒過來之後就一直很愧疚,我聽說那日錦鄉伯原本沒打算出去的,但好像成王府上的長史找他有什麼事,據說還挺急的,因此他沒和錦鄉伯夫人說就從前院走了。恰好那時泰哥兒去前院找錦鄉伯,他書房的小廝就把泰哥兒領進去了。錦鄉伯夫人已經下令杖斃了書房的幾個小廝。”

魏若一聽就知道那書房的小廝應當是被收買了,她搖了搖頭道:“想必經過此事,錦鄉伯府的下人要換上一道了。”

魏三娘也道:“橫豎那是錦鄉伯夫人的事,不過我聽夫君說泰哥兒是個老實的後倒放心了不少。”

魏若也是這麼覺得的。

魏三娘又道:“大姐也說能嫁進錦鄉伯府至少吃穿都不用愁了。說起來我也是現在才聽大姐提起,原來不止玉姐兒她爹混蛋,她那個姑母也不是個東西。她們家都窮成那個樣子了,她那姑母還每每過來占她們的便宜。玉姐兒不是要和泰哥兒定親了嗎?咱們過去的時候還聽她那姑母在跟玉姐兒她爹哭窮,讓玉姐兒她爹把家裡的那個瓷花瓶給她。”

魏若聞言就皺眉道:“我記得她那姑母應當過的還可以吧,至少比玉姐兒家好多了吧。”

“這人啊壞起來就沒邊了,她就算過的再好看到有便宜了能不占?說起來玉姐兒她爹就沒有她大哥精明,玉姐兒她姑姑每次過去娘家找哥哥們哭窮,其他的哥哥都推說讓她去找她嫂子們,隻有玉姐兒她爹直接就應了。我們這次過去發現往年玉姐兒生辰時送給她的首飾都沒了,一問大姐才知道都被玉姐兒那姑姑從玉姐兒她爹手裡騙了過去。不說彆的,就說玉姐兒前年生辰的時候你不是托我帶了個玉扣過去嗎?我那日看那玉扣就帶到了玉姐兒她那表妹身上了。”魏二娘說著說著就氣了起來。

魏若聞言就歎了口氣道:“這家子人可真是能算計。那會兒在錦鄉伯府上的時候我看大姐現在一副灰頭土臉的模樣完全沒有往日在閨中的靈氣還隻以為她是年紀大了老了才這樣。現在想想她被那一家子人搓磨成那個模樣,也是可憐。”

“是啊,聽大姐的貼身嬤嬤說她往年也不是沒攔過玉姐兒她爹的,但玉姐兒她爹愛打人,大姐但凡一說他,他就直接一拳頭打上去了。一開始大姐還哭著回去找咱們那位好伯母,但她說大姐已經是嫁出去的人了,她管不了。”魏三娘說起瑞陽侯夫人時十分的不屑。

“我記得大姐當初在閨中的時候很是奉承瑞陽侯夫人的。”魏若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魏三娘不屑的道:“你還不了解咱們那個大伯母嗎?在她心裡隻有她和她自己生的孩子是個人。其他人在她看來隻怕連個豬狗都不如。”

這話倒也有道理。魏若想起她還未出嫁時,有個什麼事經過園子,就聽瑞陽侯夫人在園子裡訓斥大堂兄。

好像是大堂兄和族裡的幾個族兄弟關係比較好,大堂兄的性子和善些便經常去族兄們家附近等著他們一起去族學。

瑞陽侯夫人知道後很是生氣,她說讓大堂兄要以自我為中心,要讓那些族兄弟們遷就他,而不是他去遷就他們。

她當時聽了就覺得她這位大伯母真是自私到根子裡去了。

魏若就把當初她在園子裡聽到的話告訴了魏三娘。

魏三娘聞言撇了撇嘴道:“她平日裡在我們家耍威風耍慣了,見我們忍讓她便越發的興風作浪。你那會子經常進宮不知道,大堂兄之前不是有幾個玩的極好的朋友嗎?那幾個朋友都是祖父朋友家的子孫,因有在祖輩結下的交情在,自大堂兄長大後,這幾人就經常一起出去玩。少年郎總會做些出格的事情,若是換做咱們,那肯定是隻有說自己孩子的份。可咱們這位大伯母倒好,竟一個勁兒的口稱大堂兄被那幾個朋友帶壞了,還當著大堂兄的麵訓斥他那幾個朋友。”

魏若聞言目瞪口呆的道:“哪裡有這樣的事情,這到底是彆人家的孩子呀。”

魏三娘聞言冷哼道:“平日裡我們和二姐玩,但凡二姐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她都隻訓斥我們。你也知道我爹和叔叔在家中本就沒什麼地位,我娘她們自然沒有底氣和大伯母犟嘴,隻好忍下了這口氣。所以她就以為這世上的人都能任著她欺負了。”

“但那幾個小少爺也是被家中長輩捧在手掌心裡的人,回去聽說自家孩子受了欺負哪裡能不生氣,她們知道後就派了家中幾個媳婦上門就是對大伯母一頓擠兌,要不是大伯父後來帶著大堂兄親自上門賠罪,隻怕這事還沒法善罷甘休呢。”

這事魏若倒從沒聽說過,她聽完魏三娘的話倒有些明白為什麼魏二娘會被教成這個樣子了。

魏若搖了搖頭道:“算起來我們雖然被她明裡暗裡的擠兌過,但總有親生母親護著,倒比大姐她們要好上不少。”

魏三娘聞言也是沉默。

以往在閨閣中的時候,她們還分成一派派的。

魏元娘是魏二娘那一派的,如果她和魏二娘有了爭執,她在明麵上向來都是幫著魏二娘的。

所以姐妹們各自出閣後,她同魏元娘走動的也並不頻繁。

倒沒想到魏元娘竟成了她們姐妹中過的最慘的一個。

堂堂一個侯府的千金,不僅現在在帶著孩子租房子住,還被夫婿打。

饒是她和她不親,可她們到底姐妹一場,她聽到後不是不唏噓的。

魏若見和她說的差不多了,便將她和老太君等人為玉姐兒準備的銀子交給了魏三娘。

“三姐替我交給玉姐兒吧。”魏若對魏三娘道。

魏三娘點了點頭道:“正好我也有些東西要給她,到時候一塊交給她便是了。”

臨走前魏三娘對魏若道:“大姐和七妹前兒過來求我,說她們想把林哥兒送到南陽書院讀書,問我能不能幫她找個門路?”

“她想要讓林哥兒走科舉之路嗎?”魏若聞言問道。

魏三娘就道:“大姐說經過這件事她也對瑞陽侯府冷心了,現在隻求林哥兒能學個本事,哪怕將來考不上進士,能讀個秀才的功名倒也不錯。”

“那三姐是怎麼想的呢?”魏若問道。

魏三娘就道:“我們老爺在書院裡倒也認識的有人,我原想把林哥兒放到京郊的書院,這樣他也能市場回來看看大姐。但是大姐說她不想讓林哥兒待在這裡被她夫婿影響了,送到南陽書院至少他爹摸不著他。”

“那就依了大姐的意吧。”魏若歎了口氣道。

因知道了林哥兒的事情,她又讓秋雲拿了些紙墨筆硯過來拜托魏三娘一並帶給林哥兒。

魏三娘含笑應了。

魏三娘走後,魏若想起魏元娘覺得有些唏噓。

以往大家住在一起的時候關係稱不上親密,又因為魏元娘和瑞陽侯夫人關係好,她就更不怎麼和魏元娘走動了。

可就算再怎麼不親,看到一個曾經如春花般燦爛的少女被生活的苦難搓磨成了這個樣子,她不是不動容的。

說起來大家其實都是想生活有個盼頭罷了,可對魏元娘這般曾經連生死都掌握在瑞陽侯夫人的人來說,從一開始生活就沒有給過她選擇的權利。

這麼一想,魏若忽然體察到了母親當初的不易。當初母親願意冒著被禦史指責,被眾人嘲笑的處境入宮,未嘗不是為了她能有個好前程。

不然的話,按照瑞陽侯夫婦做事的風格,她們母女的處境會極為的艱難。

這裡可不是她曾經所在的現代,隻要她讀書爭氣就能帶著母親遠離瑞陽侯府。

這是一個宗族大於一切的時代,瑞陽侯夫婦作為魏家的執牛耳者,是可以決定她們母女命運的存在。

瑞陽侯夫人什麼都不用做,隻要給她找一個外表光鮮,內裡糟爛的人家,就能讓她和母親不自在很久。

至於說魏家的其他族人會為她打抱不平那就更扯了。

他們為了討好瑞陽侯夫婦以便能獲得好處,不過來踩她們母女一腳就算是好的了。

魏家是有些心善的族叔族嬸們,可她們最會私下向她們母女貼補些銀兩,卻絕不會為了她們與瑞陽侯夫人做對。

就如同這次魏元娘的事情一樣,那些族人們不知道魏元娘嫁了個多麼糟爛的人家嗎?可她們誰有會為了魏元娘出頭呢?

魏元娘就算在她們麵前哭成淚人,她們也隻會麵上同情,背地裡卻拿著魏元娘的事情去瑞陽侯夫人那裡賣好。

魏元娘也算是看透了族裡大部分的嘴臉,才會這麼多年都瞞著家裡的事情不說吧。想到這裡,魏若歎了口氣。

她對春蘭道:“我寫封信,你找個人幫我送給瑞陽侯世子夫人吧。”

春蘭猜測魏若是為了魏元娘的事情便笑著應了。

魏若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了紙上,她希望魏大郎夫婦能夠多看顧魏元娘一些,畢竟魏大郎才是魏元娘的親兄弟,又是瑞陽侯府未來的掌權人,如果他能讓人多去魏元娘那裡看看她,隻怕魏元娘夫家的人都不會對她那麼的肆無忌憚。

為了能讓張氏對魏元娘儘心儘力,魏若還邀請張氏空閒時帶著家裡的男孩上門來同恒哥兒兄弟玩。

她身居高位多年,知道如張氏這般人想的是什麼。

若是以往,魏若不會鬆這個口。可魏元娘實在是太慘了一些,她覺得自己如果再不插手,等她兒子去了書院讀書之後,隻怕她要被她夫家的人擠兌的活不下去了。

再有就是她看過張氏的兒子,那個男孩和他的父親很像,是個很正直的男孩。

魏若覺得恒哥兒和毅哥兒能多交些朋友也不錯。

當然她也沒忘了讓人給魏三娘他們帶個信,讓她們到時也帶著孩子們上門來和表兄弟玩。

張氏接到魏若的信後喜不自勝。

她忙碌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兒女嗎?

如果莊哥兒能和安國公府的少爺們搞好關係,何愁前程?

張氏興衝衝的就要去找魏大郎。

她的貼身嬤嬤卻攔住了她。張氏的嬤嬤攔住了張氏後道:“五姑娘讓您帶著少爺上門未嘗不是好心,可老奴擔心夫人若是知道了此事後暗地裡教莊哥兒些東西。”

張氏的嬤嬤這話說的委婉,張氏卻知道她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她嫁進來之前就聽家中長輩們提起過婆婆隻知道護著自家孩子不講道理,家中長輩讓她不要將孩子交給婆婆照顧。

待到嫁過來生了莊哥兒後,夫君也隱約和她說過,如果莊哥兒和彆人鬨了矛盾,讓她不要告訴婆婆。

張氏知道他們是擔心婆婆的所為帶壞了莊哥兒。

她雖然一直注意著讓婆婆的思想不要影響到莊哥兒,但莊哥兒畢竟還小,若是婆婆在他麵前說了些不好的話,再被莊哥兒給帶出來了就不好了。

於是,張氏等魏大朗回來後便先同他講了魏若讓她們關照些魏元娘的話。

自那日從錦鄉伯府回來後,張氏便同魏大郎講了她那日在瑞陽侯夫人那裡聽到的話。

若是說這話的是彆人亦或是他沒有親去錦鄉伯府走過一遭,那麼魏大郎可能還會懷疑張氏這話是假的。

縱然他知道自己的母親瑞陽侯夫人對待庶子女和侄子侄女們不好,但他卻不願相信自己的母親竟是如此的壞。

魏大郎去前院後便讓自己的貼身小廝親去查了這件事,因做這事的人就是瑞陽侯府的人,所以小廝還是查到真相了的。魏二娘看不慣自己的婆母便想想個法子整治她,她回來商量過瑞陽侯夫人後,瑞陽侯夫人就同她出了這麼個主意。

一開始魏二娘還有些擔心找玉姐兒會連累的自己和女兒的名聲,但瑞陽侯夫人卻說錦鄉伯夫人為了孫女也會咽下這口氣的。

況且讓錦鄉伯夫人打爛了牙齒往肚子裡咽不是更好?

魏二娘想想覺得有道理,竟果真使計將玉姐兒騙到了錦鄉伯府。

魏大郎知道實情後又羞又愧,他當即就要去找瑞陽侯夫人卻被張氏攔住了。

張氏道瑞陽侯夫人畢竟是長輩,況且此事錦鄉伯府的人都還不知道,如果她們鬨出來,被錦鄉伯府的人知道了。

魏二娘被休回來也就算了,可魏二娘的女兒和她們家的姑娘以及魏家其他姐妹們家女孩的名聲就完了。

魏大郎深恨錦鄉伯夫人和魏二娘,卻覺得孩子無辜,隻好強自忍下了這口氣。

但他這幾日到底有些不甚自在,這會兒聽到張氏這麼說後,魏大郎就歎了口氣道:“玉姐兒的婚事你能幫就多幫一幫吧,素日裡也要把大姐和林哥兒照顧好才是。”

張氏聞言忙道:“這是應該的,隻是母親那裡。”張氏擔心瑞陽侯夫人會不高興。魏大郎就冷著臉道:“林哥兒那裡有我照應著,母親也管不著前院的事,至於大姐那裡,你隻管過去,母親若是為難你,你隻說是我叫的,讓她和我說。”

張氏當然不敢直接這麼跟瑞陽侯夫人說,但她也自有她的辦法應付瑞陽侯夫人。

因此張氏隻笑了一下表示自己知道了之後便同魏大郎說起了魏若讓她們表兄弟們有時間去找孩子們玩的事情。

魏大郎因為自己母親和親妹做下的事情,這會子看到自家的幾個姐妹們都有些不自在。

他歎了口氣道:“這個就交給你們了吧,現在國公爺他們都不在家,你們女眷們自己上門就是了。”

張氏想說的卻不是這個,她鼓了鼓勇氣道:“我是擔心娘會在莊哥兒麵前說些什麼。”

她一說這話,魏大郎的臉騰的紅了起來。

想到小時候因為母親訓斥他的朋友導致他被大家嘲諷的事情,魏大郎的眼中閃過一絲陰霾。

他絕不能讓兒子也經曆這樣的事情。“我會跟父親說讓莊哥兒之後就搬到前院去住。”魏大郎想想對張氏道。

張氏雖不舍兒子離開自己住到前院去,但她更不想兒子受婆婆的影響,因此便點頭答應了。

魏大郎卻又提醒張氏:“你要看好敏姐兒,她現在越發大了,你要是有時間就把她送到嶽母府上去住段時間吧。”

魏大郎想起自己的姨母和母親以及親妹的作派就覺得不齒。

兒子可以搬到前院去,那女兒怎麼辦呢?

要是女兒也跟著母親學了她的作派可怎麼是好?

他可沒忘了小時候自己的姨丈過來跟父親歎氣說他母親病了,但姨母不讓他去看他大哥府上去看他母親。

他那會兒聽了還在想母親再怎麼樣也比他姨母好點,至少她對他祖父祖母還好。

現在想想母親不是不想對祖父祖母壞,而是不敢對他們壞。

畢竟祖父和祖母不像姨丈的母親那樣出身貧寒,無所倚仗。

魏二娘和瑞陽侯夫人做下的事情給魏大郎敲了一個很大的警鐘,他以往隻以為自己的母親和姐姐做事霸道,現在卻覺得她們已經連最基本的良知都沒了。

所以他的孩子們一定要遠離她們。

張氏聽完魏大郎的話後,心中閃過一絲欣慰。

若說她不反感瑞陽侯夫人和魏二娘那是假的,可她嫁都已經嫁進來了又能怎樣呢。

好在夫婿是個正直的人,他雖說有時迂腐了一些,卻也總比那等沒了良心的人強。

錦鄉伯府

米三夫人略帶些憂心的問錦鄉伯夫人:“你真要這麼做嗎?”

錦鄉伯夫人麵露堅決的道:“以往我不想看到你外甥家宅不睦,所以雖說看不慣那魏二娘但也隻是敲打她一下便罷了。可你看看她,為了報複我連自己的親外甥女都被她害了。這個女人已經壞到根子上了,我不能讓她再有喘息的時候了。”

米三夫人聞言先是沉默了片刻,然後對錦鄉伯夫人道:“要想選個能被你拿捏,又能跟魏二娘鬥起來的人也很難。”

錦鄉伯夫人聞言笑道:“誰說我隻選一個了,得多選幾個,魏二娘才沒有功夫去想彆的。現在府內的管家權還在被我把控著,等哪個生了男孩我就抱在身邊養著。其他的就隨她們去了。”說著說著錦鄉伯夫人的臉色就有些灰敗。

米三夫人見狀就安慰她:“就當是看在姐兒的麵子上。”

“要不是為了姐兒,我早就休了這毒婦了,可我若是休了她,姐兒的一輩子就毀了。她自出生就跟在我身邊,我怎麼能狠的下心?”錦鄉伯夫人說著說著眼淚就掉下來了。

米三夫人將帕子遞給了她,等她平靜下來之後便道:“好在玉姐兒還是不錯的。”

“是啊,她人確實老實,等她進了府上,再看一段時間吧。若是她真的不錯,我自不會虧待她的。”錦鄉伯夫人對米三夫人道。

米三夫人聞言便放下心來,她對錦鄉伯夫人道:“你能想明白就好,她也是無辜的。莊子總會再有的”

錦鄉伯夫人沒有說話,她就算再能想的開,但把原本給兒子的東西給了彆人還是有些不舒服的。

米三夫人見狀繼續道:“以往倒不好說,但從她們姐妹近段時日的表現來看,她們對玉姐兒很是同情。不管她將來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魏氏姐妹都絕不會不管這個孩子的。若是能借著這孩子和貴妃一脈的人結個善緣,倒比什麼都強。”

錦鄉伯夫人聞言心中一動。米三夫人繼續道:“不說彆的,就說以後每逢宴請,安國公夫人看到你帶了玉姐兒和她的孩子出來,你說她會不會多和你說幾句話?”

錦鄉伯夫人聞言忙道:“姐姐說的是,剛剛是我著相了。”

米三夫人聞言就道:“你也是身在局中,這事要是放在我身上,我也一時想不開。”

米三夫人走後,錦鄉伯夫人自是讓人去采買些女孩回來不提。

魏若因為魏元娘的事情忙了兩天後便準備進宮去看看母親,哪知道她進宮前卻聽收到了徽南的來信。

連同此信一起寄過來的還有一大包衣裳。

這衣服大小款式都不一樣,但魏若看後發現做這衣服的人不僅給四個孩子做了衣服,還給她和平寧公主和五皇子做了衣服。這些衣服針腳細密,根本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完的。

做這衣服的人應當是做了許久。

魏若打開了信,這信是巡撫夫人寄過來的,巡撫夫人說她許久之前就發現外祖母在悄悄的做衣服,但外祖母一直不提將衣服給她的事情,她也就一直沒問。

直到前不久,她估摸著外祖母已經做完了衣服便問她要不要將這衣服帶到京城裡來。

外祖母點了點頭最終還是同意了。

但她讓巡撫夫人不要告訴彆人這衣服是她做的。

可巡撫夫人哪敢瞞著,因此便寫了封信寄給魏若。魏若看完信後就帶著一包衣服進了宮。

貴妃自是認得自家母親的針線的,她看這陣線陣腳緊密,再一想到母親那昏花的雙眼,眼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

魏若連忙將帕子遞給貴妃,待她擦乾淨眼淚後,魏若就安慰她:“外祖母心裡還是想著我們的。”

“娘知道。”貴妃哽咽著道。

她自是知道母親是愛著她和她的孩子的,也知道母親在知道她要入宮再嫁後會對她有多麼的失望。

可她沒辦法,她還有自己的女兒要照顧。

因此哪怕明知自己的所為會讓母親對自己有心結,她還是做了入宮的決定。

她對得起自己的女兒,卻對不起自己的母親。

貴妃想到自己的母親孤身一人在徽南,越想越傷心。魏若想到外祖母的慈愛也傷心了起來。

平寧公主站在殿外忍不住擦了擦眼角。

她的大宮女略微有些擔心的看著她。

平寧公主衝她搖了搖頭,同時示意周圍伺候的人不要把她來過的事情告訴母親。

回到殿裡之後,平寧公主坐在書桌前發呆。

她的外祖母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貴妃哭過之後就問魏若:“你說你外祖母這是什麼意思呢?她是不是原諒我了呢?”

魏若其實也拿不準外祖母的想法,但她覺得她老人家既然給孩子們做了衣服,那就證明她心裡還是顧念著她們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