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1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18359 字 11個月前

第85章

這些男孩們都正是年少熱血的時候,自是積極踴躍的參加。

那些小姑娘們也湊在一起嘰嘰喳喳,互相討論著哪個男孩更英勇。

毅哥兒今日不知怎地,異常的活躍,凡事都想爭第一。

恒哥兒哪裡不知道他是相中了人家姑娘所以想在人家麵前表現一下。

他不動聲色的為毅哥兒掃除障礙。

最後毅哥兒在騎馬和射箭比賽中都獲得了頭籌。

小姑娘們看著這樣意氣風發的毅哥兒,激動的臉都紅了。

瑤姐兒看著因拔得了頭籌正高興與哥哥說話的毅哥兒,忽而想起那日偷聽到的外祖母和心腹嬤嬤說過的話,她的臉騰的一下紅了。

從林安長公主的京郊彆院回來之後,魏若就問毅哥兒:“你覺得怎麼樣?”

春日的黃昏下,原本應當是一派輕鬆氛圍。

可毅哥兒的臉卻騰的紅了,他低下頭訥訥的道:“我覺得她笑起來很好看。“

她問他願不願意這門親事,他卻說瑤姐兒笑起來很好看。

魏若哪裡能不知道他的意思,她也不再多問而是笑眯眯的去了老太君那裡。

老太君和老夫人聽說毅哥兒相中了瑤姐兒後,笑的見牙不見齒,老太君連叫了幾聲好,還問魏若李浩淼知不知道此事。

魏若就說公爺還在前院,她還沒能見到他。

老太君就讓人把李浩淼喊了過來。

李浩淼聽說毅哥兒的反應後先是沉思了片刻,隨後對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道:”此事能不能和仁安長公主商量,我們兩家先私下交換定親信物,但定親的事情就先不聲張了。“

老太君和魏若聞言若有所思,老夫人則問李浩淼為什麼。

李浩淼就和她解釋:“一則毅哥兒是弟弟,沒的弟弟的親事還沒定下來,哥哥卻先定下來的道理。二則則是恒哥兒的世子請封之事還沒落定,若是大家看到毅哥兒先定了親事橫加揣測就不好了。”

老夫人聽說後就說理應如此,老太君則問李浩淼準備什麼時候請封世子。

這事涉及到恒哥兒,魏若也關心的看了過去。

對於給恒哥兒請封世子一事,李浩淼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隻是還沒有知會祖母、母親及妻子。

如今聽到祖母問起,他想著不如就把自己的想法先同祖母她們說清楚,這樣一來她們的心定了也不會在私下亂猜了。

“我是準備等到恒哥兒十二歲再上書為他請封世子的。”李浩淼一開始就開門見山的對三人道。

魏若聽說兩年後就會為恒哥兒請封世子後倒放下心來了,老太君卻問為什麼要等到兩年後。

李浩淼就解釋道:“現在幾位皇子間爭的正厲害,我要是現在為恒哥兒請封的話,他們的目光必定會放到恒哥兒的身上,有那彆有用心之人說不定會刻意教唆勾引恒哥兒犯下錯事。所以我想著等過兩年他年紀大些了,對於是非有自己的分辨之力後再把這世子之味給他定下來。”

老太君和老夫人以及魏若聞言都覺得他說的有理。

老太君沉吟道:“你說的對,有許多孩子原本在家中時很好,卻因為在外麵交到了不好的朋友被勾搭壞了。”

老夫人也道:“是這樣的,若是像那種無心的倒也還好,就怕那等刻意勾著人學壞的人。”

魏若還從未聽過這樣的事,便問怎麼會有人刻意使人學壞。

老太君就對她道:“你還年輕所以不懂,現在就是有那等閒人,素日裡就靠勾搭那富家子弟,唆使他們去花天酒地,以此賺取家用。”

魏若聞言嚇了一跳道:“竟有這樣的事嗎?”

老太君見她不知道這些事便對李浩淼道:“你和若若說說這裡麵的事情。”

李浩淼便和他說了自己小時候和五爺出去玩結果遇上地痞流氓和酒家做局最後坑了他的一些事情。

“.我那時候也不太懂,隻是見那酒家麵色不對,便想拉著五弟走,那地痞不肯,我們差些和他打了起來,幸得二叔正好在那裡喝酒,出來救了我們。”李浩淼對魏若道。

魏若倒還不知道外麵還有這等事情,她聞言就對李浩淼道:“依我看,公爺也該將此事說給恒哥兒他們聽聽,這樣一來他們也能有個防備。”

李浩淼聞言就好笑的道:“我早就同他們說了,七弟還帶著他們去那些做局的地方看了看,讓人家知道彆人是怎麼騙人的。”

魏若聞言就笑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李浩淼就道:“那會兒你還懷著晏哥兒,這些又是小事,我便也沒有告訴你。”

魏若知道男孩的事情自有父親教養,因此她也不再多問。

老太君和老夫人看到她沒像彆的婦人那樣糾纏李浩淼為什麼沒有將此事告訴他,而是聽一聽就過去了,眼中就閃過一絲笑意。

既是決定了這門婚事,魏若第二日就親去仁安公主府與她說了此事,仁安長公主聽到她們家應了這門喜事,高興的滿臉發光,一直要留魏若在府上用午膳。

魏若聞言就推脫道:“我們晏哥兒還小,況且昨兒個林安長公主介紹了一個太醫給我們,臨走前我讓人去太醫院請了這位太醫,正好趕回去問問太醫婆母的情況。再有就是還有一件事也要先和公主說一說。”

仁安長公主便問是什麼事,魏若便說了老太君和公爺說先私下交換定親信物,等恒哥兒的親事定了後再公開毅哥兒和瑤姐兒的親事。

她也同仁安長公主說了這麼做的用意。

仁安長公主聽了後忙道:“這也是應該的再也沒有哥哥還沒定親事,弟弟先定了親事的道理,說出去確實會讓彆人亂猜。”

魏若見她理解就笑著告辭了,仁安長公主知道她急著回去也不好留她,等魏若走後,她就迫不及待的去了後院找外孫女瑤姐兒。

瑤姐兒聽外祖母仁安長公主說明來意後,羞的臉都紅了,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仁安長公主是十分願意這門親事的,她見外孫女隻一味的低頭並不說話就有些著急的問道:“你願還是不願呢?”

瑤姐兒想到那日看到的那張笑容燦爛的麵龐,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

仁安長公主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她一麵派人去安國公府給魏若回話,一麵讓駙馬給女兒康平縣主寫信說明此事,她自己則按品著裝去了宮裡。

樂太妃聽她說安國公府應了這門親事後,高興的站了起來。

她在宮內隱忍半生為的是什麼,不就是子孫後代能有個好前程嗎?

她女兒仁安長公主和外孫女康平縣主都已經成婚生子,她是不用再操心她們了。

康平縣主的孩子們就成了樂太妃操心的對象,這其中尤以瑤姐兒為盛。

康平縣主幾個兒子都是男孩,自有他們的父族操心前程,可瑤姐兒就不一樣了,哪些男人處理政事可以,又哪裡懂後宅的這些彎彎繞繞。

一開始貴妃說魏若說這幾年都不給毅哥兒說親事,她女兒仁安長公主已經有些灰心了,可她卻覺得成事在天謀事在人,隻要魏若這話沒說死,這事就還有希望。

這京裡有哪家人家像安國公府的子弟這樣,又不愛納妾又知道刻苦用功的。

她可不想這麼輕易放棄。

所以她這些時日一直給自己也給女兒鼓勁,一門心思的往貴妃和魏若那裡使勁。

想到貴妃,樂太妃就問仁安長公主:“安國公夫人進宮了嗎?”

仁安長公主忙道:“她婆母有些咳嗽,她今日應當不會進宮了。”

若是以往,樂太妃聽到這些事也隻是關心的問一下罷了,可如今兩家既然做了親家,就不能隻是問一問就罷了。

樂太妃想了想道:“咱們既然知道了此事也該打發人帶著藥材過去看看,你回府後就讓下人帶著東西過去吧。”

仁安長公主聞言就笑道:“我早就打發人過去了。”

樂太妃這才放心,她就帶著仁安長公主去了貴妃那裡。

“走,把這消息告訴貴妃,讓她也高興高興。”樂太妃興衝衝的對仁安長公主道。

貴妃其實早就聽平寧公主描述過毅哥兒的情景,她見多識廣自是知道毅哥兒已經相中了瑤姐兒。

不過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在聽到樂太妃說兩家決定先私下交換定親信物後,貴妃也高興了起來。

幾人在那裡互相恭喜了一番,又說了好一會兒話方才散了。

到了晚間的時候,貴妃就同啟和帝說了此事。

啟和帝聽說兩家先不聲張這門婚事後,便笑道:“這樣也好,不然恒哥兒就尷尬了。”

貴妃也是這麼覺得的,她還覺得委屈了恒哥兒就問啟和帝:“您知不知道有哪家的閨女不錯許給咱們恒哥兒?”

啟和帝聞言就哈哈笑了起來道:“朕又看不到那些閨閣裡的姑娘,怎麼給她做主,依我看,你很該操心操心平寧的婚事才是。”

他一說起這個,貴妃就發愁。

“她轉過年就十四了,還是這樣大大咧咧的性子。偏偏駙馬的事情也總沒個準數,禮部那些人報過來的人倒是也有好的,但要麼您看中了她沒看中,要麼她看中了,我們又覺得不好,真是讓人頭疼。”貴妃對著啟和帝歎氣道。

啟和帝想起平寧公主的婚事也覺得發愁。

“倒也不是她看不中的我都看不中,隻是你看她選的那幾個人,長的都是一副細皮嫩肉的模樣,一看就沒什麼擔當。她年紀小隻知道看人長的秀氣,我們做父母的總不能不給她把關吧。”啟和帝就對貴妃道。

貴妃也覺得他說的有理,便歎了口氣道:“兒女都是債,咱們隻慢慢找著吧。”

啟和帝又和她說起來文寧公主的婚事。

“皇後娘娘竟是想把文寧公主許給姨母家的表哥嗎?”貴妃聞言略有些驚訝的問道。

啟和帝沉著臉點了點頭。

貴妃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文寧公主的表哥就是文安侯夫人的長子文安侯世子,若是從身份地位來說,這位世子自是和文寧公主很相配。

可縱然她在深宮都聽說過這位世子的傳聞,說他成日裡不務正業,無所事事。

縱然這些公主的駙馬們不能參與朝事,所以有沒有能力倒也不重要,可總不能無所事事吧。

貴妃不知道這事究竟是皇後的主意還是文寧公主自己的意思。

啟和帝像是知道她的想法似的,為她解答了這個困惑。

“這事一開始是皇後和文安侯夫人在私下商量的,後來她們又讓文安侯世子進宮了一趟。你沒見過他所以不知道,他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長相卻很好,又因為從小慣會討長輩歡心,所以說起話來也很討喜。文寧她就願意了。”最後哪幾個字,啟和帝說的有些艱難。

畢竟再怎麼樣,文寧也是他的女兒,他自己的女兒還未出嫁就私下看中了彆人,他臉上也沒什麼光。

貴妃自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她看他臉色不好看,就不再問他細節,而是道:“那您的意思呢?”

啟和帝沉默了半響後方道:“我自是不滿意這樁婚事的,但皇後畢竟是文寧的母親,她們母女既都願意這門婚事,我要是再從旁反駁的話,倘或文寧日後過的不好,隻怕會怪我。”

貴妃聞言後也沉默了片刻,半響後她方歎道:“陛下還是再查查文安侯世子的底細再看是不是答應這門婚事,咱們做父母的總不能因為擔心孩子埋冤自己就不管孩子了吧。”

啟和帝聽到貴妃這麼說後就伸手將貴妃抱在了懷裡。

世人都道他寵愛貴妃,可卻不知道他為什麼寵愛貴妃。

若說他一開始隻是喜歡貴妃的容貌和性情,想要把她納入宮中,可相處道現在他是實打實的被貴妃的品格給折服了。

她自進宮後從來都是一心為了他著想,對他的孩子也都是從無私心,縱然皇後百般折辱她甚至殃及到魏若,她也從不因此將怒氣發泄到安寧和文寧身上。

啟和帝歎了口氣道:“雲娘,這些年幸虧有你在我身邊,不然我這個皇帝當的也沒意思。”

聽到啟和帝這麼說,貴妃忽然鼻子一酸。

世人都隻知帝王尊貴,可誰又知道帝王寂寞呢?

—————

魏若得了仁安長公主的回信後就去和老太君及老夫人說了此事。

老夫人同魏若一起親去了一趟仁安長公主上,見了瑤姐兒一麵,並與仁安長公主交換了定親信物。

自此以後,兩家的來往就越發密切了起來。

樂太妃和仁安長公主對貴妃一脈的人也更加親切了。

毅哥兒和瑤姐兒的婚事定下之後,嫁到陳家的寒姐兒那裡就來了喜訊。

寒姐兒生了個女孩。

老太君等人聽說寒姐兒生了之後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寒姐兒的預產期其實已經過了,但卻一直沒有發動。

太醫都說如果再不發動的話,就要喂寒姐兒喝催產藥了。

好在她順利產下了孩子。

二姑母雖說一開始有些失望寒姐兒生的是女孩,但老話說的好,先開花後結果,隻要能生出女孩就能生出男孩。

她歡歡喜喜的收拾禮物同老太君等人一同去了陳府。

老太君其實已經多年不曾出府做客了,這回之所以去陳府也是因為這是寒姐兒的第一個孩子。

陳家老夫人和陳五夫人等人聽說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親自過來了,連忙出來迎接。

老太君是被先帝親口誇讚過的巾幗英雄,陳家老夫人在她麵前是萬萬不敢拿大的。

她陪著老太君等人一起去看了寒姐兒。

寒姐兒的精神倒還不錯。

老太君見她雖說麵容還有些疲憊,但嘴唇卻是紅潤的就放下心來。

她們在產房內和寒姐兒說了會兒話,老太君和二姑母都想讓寒姐兒好生休息,便先出來了。

陳老夫人又領著她們去了正院。

當下又有人把新生的女娃娃抱來給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