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你頭次來不知道,廚藝其實就是一種技藝,這跟其他技藝一樣,都是要花心思的。”
“老子在道德經裡講,治大國若烹小鮮,為何把治國這等大事跟廚藝放到一起?那是因為兩者都有共同之處,所以你可切莫小瞧了這廚房裡的手藝。”
這會兒不但長孫無忌聽進去了,連李世民都更加感興趣了。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確實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強調的就是治理國家要小心翼翼才行,難道還有其他解釋?
可不待李世民開口,比他更想探探張諾底的長孫無忌主動拿起酒壺給張諾倒上一杯酒,笑著問道,
“小張掌櫃,你給咱老孫講講,怎麼這廚藝就跟治國扯上關係了呢,老孫我當年讀書也不甚用功,就佩服你這種文化人。”
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那模樣,差點把自個的眼珠子給瞪出來。
好你個長孫無忌啊,你個吏部尚書、趙國公,為了套話連臉都不要了啊,居然好意思說自己當年讀書不用功?
不過張諾可不知道這些,在他看來,生意人嘛,雖然文化不高,但是又對於文化方麵異常的感興趣,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如果是跟正經讀書人聊經史典籍,估計張諾這會兒三兩下就得抓瞎,但是這種經典語句解析,還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怎麼可能不知道。
這次張諾打算就著這個話題,徹底給他聊出花兒來,一次性把老孫這個豪客給聊懵逼了,以後就又多了個大客戶了。
所以,張諾美滋滋的喝了口酒悠悠地說道,
“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如果放在一般的讀書人那裡,無非就是說治國之事也需小心翼翼,可放在我這兒,我既是個讀書人又是個廚子,而且還是個手藝不錯的廚子,那這句話就有了三層意思!”
長孫無忌和李世民都懵了,隻要是讀書人都知道,基本上都知道這句話,尤其是他們倆,一個是皇帝一個是高官,那天天討論的都是治國之道,對於這句話也更加熟悉了。
所以在他們看來,這句話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治理國家就跟烹製小魚一樣,得小心翼翼才行”。
可按照張諾的說法,居然有三層意思?
長孫無忌這會兒很懵逼,他之前隻是為了套話而自謙啊,可聽小張掌櫃這麼一說,怎麼他當年像是真的沒怎麼讀書一樣?
張諾見二人那一臉懵逼的樣子,心裡暗自偷樂。
懵逼就對了,不把你倆聊懵逼了,你倆怎麼佩服我?
你們不佩服我的話,怎麼大把大把的扔錢?
恩,看來先聲奪人這一招弄得不錯,得繼續加大火力才行!
他張諾決定了,繼將老李變成固定客戶跟崇拜者以後,第二個酒樓SVIP會員,就鎖定老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