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打算建造的是後世最普遍的輪窯,這種磚窯工藝難度幾乎沒有。但是後世一般是用煤粉等燃料,現在他還沒法大規模開采,所以他打算用一部分柴火加上一部分煤來弄。
整個輪窯的窯室是環形的,四周等距開有多個門,可以認為是由多個互相連通的窯室構成的,多個窯室共用中部的一個煙囪。
輪窯點火後,火頭從一個窯室燒到另一個窯室,在環形的窯室間流動,在火頭過後,磚就燒好了,送風降溫後,即可取出燒好的磚,再碼入待燒的磚丕,等待下一個火頭燒過來,如此循環燒製。
這種輪窯隻要建好了,幾乎是可以連續不斷的出磚了,反而是磚坯不好弄,得和泥、成胚、陰乾才行,真要是像那些沒腦子的直接拿起剛弄好的還水淋淋的磚坯直接燒,不給你燒廢了才怪。
不過還好,現在人手夠,工坊那邊暫時也不需要這麼多人,可以調過來專心弄磚窯。而且,一個磚窯肯定不夠,還得多幾個才是,這樣才能大批量的供貨。
張諾沒等待多久,便有軍士陸陸續續的過來了,張諾一招手,直接把興本叫了過來。
這裡工作的都是軍士,興本原本就是在軍伍裡廝混的,管理這些人應該是正好了。
張諾都懶得畫圖了,現在根本不需要畫什麼圖,先給他把地麵平整了再說其他的。
張諾直接開始交待興本怎麼編隊,怎麼分配人手,然後直接揮了揮手讓興本帶人去倉庫裡麵領工具去。
同時,再安排人開始給所有人登記造冊,分配隊伍,這些瑣事,張諾自然是懶得乾的,乾脆都丟給了興本。
興本一點沒嫌棄,乾得是津津有味,他確實是軍伍出身,甚至沒到張諾身邊是還是禁軍呢,他確實喜歡這種跟軍士打交道的感覺。
沒有文官那麼多彎彎繞,也沒有商賈那麼多的爾虞我詐,說一便是一簡單明了的很。
張諾安排好這些以後,終於可以回家了,他還得趕緊計算下磚窯的安排,圖紙也得弄出來,還有柴火、晾曬場地,運輸工具,這些都是需要他琢磨的。
回到家裡以後,張諾第一時間鑽進了書房,開始細細思考這些事情,並把一些想法記錄在紙上。
此時的張諾,見不著半分平日裡的嘻嘻哈哈,麵沉如水認認真真的在紙上勾畫著,計算著。
他不僅他安排好磚窯的生產人員、建築人員、工坊工人,與此同時還得兼顧即將到來的春耕,這裡麵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工具。
與此同時,還有大量即將開工的冶鐵作坊、雪鹽作坊、兵器甲胄作坊、火藥作坊,這些都是需要他統籌考慮的。
雖然老李已經答應會從長安城內抽調匠戶、奴工過來,可到時候能來多少暫時還不知道,如何才能保證這些工坊的良好運行,都是需要他認真思考、安排的。
張諾頭一次覺著,自己肩膀上的責任,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