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去找個懂行的(1 / 2)

李世民剛剛回到自己宮殿,還沒來得及好好想想琢磨琢磨剛剛在張諾那裡得來的靈感呢,就聽到內侍稟告說諫議大夫魏征求見。

李世民頓時眉頭就皺了起來,這魏黑子不好好在家琢磨報社的事情,跑來乾嘛?這是又打算來朕這裡諫言找茬了?

他對這魏征是真的又愛又恨啊,有魏征在,他能時不時的反思下自己朝政的得失,能不斷調整、修正自己執政的思路,同時還能彰顯下他帝王的寬大胸襟。

可實話實說,他被魏征噴得都快自閉了!

魏征是真能說,也是真敢說啊,除了沒有當麵罵臟話以外,魏征幾乎什麼噴人的話都在朝堂上說過了。

當然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罵那些同僚的,畢竟,魏噴子之所以如今還能活得好好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在於,他噴同僚比噴皇帝更賣力。

彆看外麵傳頌魏黑子的名聲更多的是因為他對於皇帝的不斷職責和直言上諫,可實際上他絕大多數時候噴人,都是噴的同僚啊。

這個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了,皇帝做了一個決策,大家都認為是好的,可結果下麵衙門在具體落實的時候沒做好,這個時候難道不噴那些虛與委蛇、人浮於事的執行者,反而轉過頭來埋怨皇帝不該下這個決定?

如果魏征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名聲了。畢竟後世明朝時期的好多臣子,就是學著魏征這一套,動輒對著皇帝一通狂罵,可對於同僚的錯誤卻視而不見。

畢竟罵皇帝可以得到清名,罵同僚那是要得罪人的,得罪皇帝,哪怕貶職了也有清名在身,說不定哪天就複職了。

可噴同僚就不行了啊,那是真會被人下死手、下黑手給弄死的,哪怕不弄死,也會逮著機會就一通噴,整個人徹底臭了。

所以,彆看當時明朝看似很多人自稱直臣、諫臣,可實際上,整個曆史上最能代表諫臣這個名詞的,還是魏征,那是真正拿生命在戰鬥。

反正一顆公心,不管是誰,隻要被他逮到錯了,上了朝就是一通噴,而時間久了,眾人也就知道這黑子這是打算自絕於朝廷,打算走孤臣、直臣路線了。

這人嘛,都是當官,你想當權臣,他想當奸臣,那來個當孤臣的,自然也不能指責,畢竟人也不是專門針對你,是全麵開火了。

所以,眾人雖然不喜魏黑子,但也沒又過多為難他,甚至還有許多人真的挺佩服他的,畢竟,他們可不敢把自己弄得這麼眾叛親離的。

李世民自然樂得如此,這大臣們之間要是鐵板一塊,就輪到大臣們對抗皇帝了,那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所以李世民對於此時在殿門外候著的魏征,真的是又愛又恨啊,但該見還是得見,哪怕魏征是來噴他的,他也得見。

畢竟能讓魏征這麼認真的對待,私底下求見的,那十有**真不是什麼小事,李世民當當皇帝,自然不可能因為自己的一點小喜惡來任性。

可當魏征進來見禮以後支支吾吾不說話的時候,李世民頓時心裡一喜,看來今天有意思了啊。

他也不催,就那麼直愣愣的看著魏征,就等著魏征開口,他有個預感,今天魏黑子說不定會給他一個驚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