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張諾的報複手段(2 / 2)

張諾安慰完了傷兵以後,轉頭又去了犧牲的將士家裡,管家老方直接帶著一輛馬車裝著錢陪同。

每到一家,張諾總是先祭奠然後感謝,最後奉上撫恤,並且再次把自己的承諾說了一遍!

這種事情,感覺自然不好,那一個個淚流滿麵的遺孀和滿臉悲苦的老漢,簡直讓張諾快把心都給揪下來了。

但終究這些人是為了保護他的產業而犧牲的,該做的必須做好,張諾強忍著心裡的不適,一家一家的走完了。

徹底弄完撫恤之事以後,張諾一頭紮進了自己書房,誰都不見。

紅玉等人雖然擔心,卻根本不敢上前打擾,彆看張諾平日裡見誰都笑嗬嗬的,可他們都知道,這家主一旦嚴肅的說不讓打擾,那就最好彆打擾。

張諾在書房慢慢的給自己泡著茶,思考著接下來的動作。

報複是肯定要報複的,可怎麼報複,報複到什麼程度,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他總不能帶著人上門把人全家給弄死吧。

最最關鍵的是,他現在說白了,其實跟一介白身沒什麼區彆,他如果拉上莊子裡的人馬衝到長安城裡或者老王家祖地去的話。

最緊張的不是老王家而是朝廷,他這麼乾屬於造反了。

既然動刀兵的事情不能乾,那就隻能按規矩玩了,王家此次雖然完全不按規矩來,但既然已經搭京觀示威了,長安城裡恐怕也都知道了。

那之後王家就肯定不敢這麼乾了,畢竟這件事一旦鬨開,那麼有心人都能查到,是王家先不守規矩派兵攻打人家莊子的。

那麼張諾這邊把人殺了也就殺了,哪怕是搭京觀,頂多也就說一聲年輕氣盛而已。

畢竟這會兒的大唐,流行的還是秦漢時期的遺風,可沒人敢說什麼以德報怨之類的屁話,這年頭哪怕是文人,很多還是讀的荀子的書。

要知道荀子雖然也是儒家,可他的學說,絕對沒有半分後世人眼中那迂腐、懦弱的儒學士子風範。

孟子曾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

這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冤冤相報何時了,大家還是不要老記仇了。

可到了荀子這裡,那就徹底變了,其他的不說了,單單他說過一句“家國之仇,百世尤可報”就能看出荀子有多狠了,而如今張諾也打算學一學荀子。

他暫時確實沒有辦法直接殺上門去,畢竟那樣的話,他自己也得被當成造反頭子給弄死,哪怕不死也隻能放下這一大片基業滿天下逃亡。

那既然不想跟對方同歸於儘,就得想其他辦法報複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