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李承乾的變化(2 / 2)

同時,李承乾原本就是個聽話孩子,如今自己體會到了工作的辛苦以後,對於自己的父親、母親也越發的孝順了。

畢竟在他看來,自己僅僅是幫著小叔打下手管理一座城市就累到這種程度,那父皇管理整個天下,母後要操心整個後宮又會是何等的疲倦?

他的父皇、母後一點沒有說明自己手底下有多少能人的意思,反而心有靈犀的享受起了自家孩子的孝順。

不過臨走時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對張諾那深深的施禮,才是倆人情真意切的表現。

誰家父母不是望子成龍?

普通家庭尚且如此,何況是天下第一家?

但他們之前對於李承乾的教育不說完全失敗,但至少效果絕對沒有如今張諾這麼好,也正因為這樣,他們對於張諾的感激簡直突破天際。

尤其是李世民,對於自己的繼承人,李世民這樣一個把自己當做千古一帝來要求的人,要求不可謂不高。

可以前的他隻知道提要求,卻根本不知道怎麼培養,更不知道應該怎麼溝通。

還好張諾出現了,不再是一本本經史子集,不再是坐在房間裡咬文嚼字,張諾是真正把李承乾帶在了身邊,直接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讓李承乾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張諾在潛移默化之中,用後世的思維模式在李承乾這裡紮下了深深的影子。

李承乾此時早已把之前學的什麼不與民爭利、無為而治之類的思想丟得一乾二淨了,如果這會兒以前的老夫子冒出來用這些東西跟他爭辯的話。

李承乾估計會直接一個大耳刮子甩過去,然後認真的說道,

“孤沒時間跟你說這些廢話,沒錢誰乾活,不管出事兒算誰的?給錢不乾活還有理?”

張諾反複跟李承乾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忠君愛國沒錯,但是也不能讓人白白付出。

同時無為而治就是扯淡,什麼叫農民自己會種地,工人自己會乾活,商人自己會經商,不用管理也會變好。

那這種人拿著朝廷的俸祿是去看戲的?

難道就不能想想辦法讓農民地裡的糧食多產一點?

就不能想想辦法讓工坊的產出更多一點?

就不能讓商旅更加通暢,商品更多一點?

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憑什麼不乾?不乾你來乾嘛?

顯然,在張諾的培養下,李承乾越發覺著就應該是這樣,這天下都是他家的,官員的俸祿也是他家發的,你既然拿了我家的俸祿居然不乾活,提倡無為而治,那不就是偷懶嘛,這種人得弄死,最少也得貶官才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