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能把軍士搶劫來的財物分上幾個就當賞賜的年代,哪怕是立下戰功,究竟能拿多少獎勵也不知道的年代,能有這麼完善的薪資體係,簡直是駭人聽聞。
要知道,以前打仗的時候,將士們都是衝著軍功去的,當兵就能免稅,而且立下軍功還有賞賜,但是打仗繳獲全看運氣,事後賞賜也全看皇帝的心情以及國庫的情況,還得中途沒被人撈上一筆。
可張諾這裡就不一樣了,所有東西擺在了明麵上,全是用錢結算,隻要立下功勞就知道自己能拿多少,每個月按時發到你手上。
第一次看到這個的時候,老秦是最激動的,他還想把這個薪資體係給搬到大唐的軍伍裡去,他相信隻要有了這麼一套體係,大唐的軍隊肯定士氣更加的高昂。
可還沒等他上交呢,隻是簡單的算了算一個軍士的薪資以後,立馬就慫了。
不怪他慫啊,實在是張諾給出的待遇太恐怖了!
以一個騎兵上戰場為例,隻要這個騎兵能完成上官交待的任務,那麼一個月亂七八糟加起來就至少有三貫錢,就這還是沒計算到分紅的情況下。
以這次去高麗為例,如果算上分紅,到時候恐怕到手的錢財會更加的驚人。
以張諾本身的財力再加上那一眾爭先恐後的股東支持,這樣的搞法自然是沒問題的,精兵政策嘛。
可如果讓大唐的其他部隊也這樣搞,哪怕下降到隻有一半或者四分之一,國庫也絕對消耗不起的。
要知道,按照張諾指定的政策,哪怕是沒上戰場,每天訓練的時間裡,所有人都是有薪資的,而且是包吃包住的。
更彆說張諾為了拉動訓練氛圍和熱情,還設立了各種獎勵,優秀獎、進步獎、風姿獎等等,隻要表現好就能拿上一筆獎金回去,而且每個月最優秀的還有一個小獎杯,屬於當月的標兵獎。
好家夥,這又有麵子又有裡子的獎勵政策一出來,整隻隊伍所有的軍士幾乎是兩眼通紅嗷嗷叫的練習啊,要不是戰馬有點吃不消估計這幫人練得會更瘋。
但是,這樣的情況也就張諾可以弄了,唉!
不提心裡七上八下的老秦以及幾位將軍,單說張諾自己,交待完了老程等人早點把家裡子侄弄來以後,趕緊又去忙活火炮生產的事情去了。
畢竟這裡麵涉及到的方方麵麵,沒他協調的話還真不是很好辦。
在長安城內的李世民作為本次高麗項目的冠名商及大後台,為了證明自己在這個項目當中也不是吃白飯的,幾乎沒花幾天時間就通過官府的渠道發布了招募聲明。
正如李世民和張諾早就料到的那樣,這個待遇極其優厚的招募廣告一放出去,基本上所有收到消息的地方都炸鍋了。
要不是上麵明確寫了隻招收不在軍籍的壯勞,估計好些個在冊的府兵都會跑過去。
實在是那上麵的待遇太讓人動心了,而且是那位神奇的秦王殿下親自帶隊,雖然上麵沒寫去哪裡打仗,但是就衝這待遇,死了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