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需要討論的就是如何分兵的問題了,新城、赤峰、安市三座大城都在靠近海岸線的南方,而遼東城這座大城則在深入內陸的北方,這兩者之間相差的可不是一點點。
如果要執行張諾提出的計劃的話,那麼勢必就是要分兵了,可分兵也不是什麼一人一半之類的隨便搞搞就能行的啊。
誰帶兵,行軍路線如何,糧草補給怎麼安排,怎麼彙和,這可不能簡簡單單的一推二五六就那麼過去了。
好在這些事情不用張諾操心,秦瓊等人都是領兵多年的老將了,對此早已熟悉的不得了,而麾下那些將士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就找不出幾個沒見過血的。
不到十天的時間,張諾等人終於完成了部隊的整編和計劃的製定,就等著出征了。
看著全擠在自己帥帳裡的這群人,張諾也是猛然間意識到,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策劃、準備了這麼長時間的高麗滅國戰,終於要開始了。
就是眼前的這幫人,將會是高麗滅國戰當中的中流砥柱,他們將帶領著士兵們按照他之前確定好的計劃奮勇向前、廝殺不止。
看著眼前這幫人,張諾滿腦子亂七八糟的想法,但卻一句都說不出來。
因為說出來就是矯情了!
這裡除了他誰不是在沙場上幾度染血才換來的功名?
他有什麼資格去囑咐這些那些,然後說些酸不拉幾的話的?
所以,千言萬語最後彙成了一句話,
“開拔!”
眾將欣然領命,然後魚貫而出。
說是開拔,其實隻是說明計劃徹底啟動而已,不是說這會兒大家就出動了。
至少張諾這隻純騎兵隊伍暫時就不會動,他們得最後出發,但是卻是第一個發起攻擊的。
大軍的出行,比一般人想象得還要麻煩,尤其是沒有了張諾那掛逼配合以後,光運送糧草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不過還好,這種事情有張亮這個“本地人”配合,再加上張諾那一手戰無不勝的“撒幣”戰術,一時間給大軍運送糧草居然成了個人人搶破頭的美差了。
張諾看著源源不斷花出去的銀錢可是一點都沒操心過,娘的,把預算造得大大的,這時候就能看到好處了,隨手扔一點出去就能解決大部分事情了。
而有了這輜重大軍的配合以後,各路大軍也都興衝衝的開赴前線了,他們已經知道了這次的安排,隻要等著主帥那邊把對方的城牆給敲掉以後,在平原上跟人對決就行了。
甚至可以說,他們接下來要乾的,就是跟他們部隊的名字一樣,捕奴!
雖然這名氣聽起來跟大唐輝煌大氣的風格有點不搭,李世民也曾提過要不要改個名字,但張諾說的很直白,對外怎麼叫你們隨便,但是對內,我們就叫捕奴隊,就是抓異國人換錢的土狗,我們這群土狗就彆想著裝什麼老虎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