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到了那個時候,鋼鐵戰艦或者說鋼鐵貨輪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了,或許根本就不需要木製船了呢。
所以這東西也是個讓人頭疼的麻煩,可是比起最後麵的人工來說,或許木料的麻煩都不算麻煩了。
造船不是簡單的拿起木頭一陣叮叮當當就行了的,這跟傳統的木工還是有蠻多區彆的,一些傳統木工用不上或者想不到的工藝,在造船這個行業倒是隨處可見。
因此就算調配一大批木工轉職船工,那也要經過培訓才行。
所以張諾才覺著海運計劃好麻煩,而且,不僅僅海船這裡麻煩,如何弄出一大批船員、船長來也是個大事兒啊。
這可不同於在內河裡麵撲騰,真正航行在海上的時候,要麼就有足夠優秀的知識配合經驗,要麼就隻能祈禱自己運氣夠好什麼破事兒都不會遇上了。
海員和普通商船船長的培訓自然沒有海軍的培訓那麼麻煩,至少火炮射擊、戰鬥隊形演練之類的東西就完全不需要了。
可是哪怕免除了軍事內容,光剩下的也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科啊,尤其是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航海術,尤其是體係完整的航海術簡直跟妖法沒什麼區彆了。
利用星座來計算經緯度和方位,合理的計算並且調整船上的貨物,物資的合理安排,人手的調配……
當這些事情不再是口口相傳的經驗,而成了各種各樣有條有理的規範的時候,這一方麵是批量出產海員的開始,同時也是學生們的噩夢了。
良好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素養是安穩航行的基礎,所以不要覺著在海船上,明明沒幾個人,還一板一眼的重複命令是電視劇裡的情節,那是經過培訓以後深入骨子裡的製度。
隻有這樣把相應的東西培訓成本能,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下條件反射般應對那些天災**。
張諾看了看自己整理出來的海運計劃當中的一些問題,稍稍琢磨了,乾脆直接拿起旁邊的一張紙寫了起來。
他決定在高麗範圍內征收海員了。
這一方麵是對大唐人口不足、壯男不足的一種補充,畢竟一直從關內抽調遷移人口的話,李世民估計頭都會大的。
另一方麵這也是有助於幫助高麗原有居民融合到大唐體係當中來,畢竟海員這個職業雖然有點苦,經常出海就是一年半載什麼的,但收入確實不錯。
而且,這個職業是真正的越老越妖的職業,隻要在船上好好乾慢慢積累經驗,升職幾乎是早晚的事,就算沒升職,跳槽到其他船上也肯定要漲薪。
這樣一來,至少這個職業在平壤道這邊就會培養出來不少富裕家庭。
這對於整個平壤道的發展自然是有好處的,隻有轄區內的民眾富裕了,他們才會產生消費,或者說隻有他們手裡有餘錢了,他們才會產生一些原本沒必要的消費。
而這樣的消費又會反過來刺激本地市場的進一步繁榮,經濟總量就是這麼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