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長此以往的話,國家的發展就真的係於帝王的一念之間了,搞好了就是君臣一心、國泰民漢,搞不好自然就是朝野動蕩、烽煙四起了。
所以李世民對於馬周這種敢於揣摩自己心思,還敢直接開口的,簡直討厭到了極點。
其實如果從曆史書上看的話,也能解釋為什麼馬周最終到了李治登基以後才能慢慢上位了。
因為李治本就不是李世民這種殺伐果斷的開國皇帝,所以他喜歡有人哄著他,如果能像馬周這樣一邊哄著一邊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那就更好了。
可李世民是誰?這可是個疆土自己打,皇位自己搶的帝王!
這種人治理國家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念,他需要的一方麵是執行者,能夠把最終的政令落到實處,另一方麵他需要的是如同張諾、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征這樣能指出他政令當中不足之處的人。
至於說揣摩聖意想著投機的小人,他還真不需要,畢竟如今的大唐雖說建國時間並不長久,但早已被他經營得水潑不進了,他根本就不需要小人幫著去出謀劃策搞小聰明!
在他看來,好的政策就是要經得住討論和反對,不能怕彆人挑刺,而如果扛不住,那就證明這政令還有問題,還需要完善,而不是隻顧著他的想法不管不顧的執行下去。
那樣一來,他倒是爽了、舒服了,可這個帝國呢?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他現在看馬周的眼神跟看個死人一樣了。
李世民看得馬周後背都已經被冷汗打濕了,才深深地歎了口氣,閉上眼輕聲說道,
“東西放下,你出去吧,以後好好做你的秦王府長史!”
馬周瞬間整個人都差點軟倒在地上,腦子裡嗡嗡作響,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冒險一搏之後,得到的居然是這麼個結果。
正如他自己之前想的,最壞的結果就應該是怒斥一頓啊,怎麼直接一言不發就這麼趕走呢。
而且陛下剛剛的意思他也明白了,意思就是他馬周現在不用想彆的了,甚至之後那個鐵道部的主官可能都不用想了,就老老實實當個秦王府長史吧,不用想些有的沒的了。
甚至聰明如馬周都已經瞬間想到了陛下沒說出來的話,那就是要不是看在秦王殿下的份上,這會兒他已經涼了。
他能夠保住這個長史的位子都是看在秦王殿下用他用得比較順手的情況下了,不然的話,或許他這會兒已經是一介白身甚至是一具屍體了。
可這會兒的他,已經什麼都不能說了,他腦子裡殘存的最後一絲理智告訴他,這會兒如果還要多嗶嗶下去的話,那麼秦王殿下的麵子都保不住他了。
馬周顫顫巍巍的朝李世民行了個禮,然後步履蹣跚的走了出去,臨到門口的時候還差點被門檻給絆了一跤。
李世民抬頭看了那個蕭瑟的身影一眼,隨即低下頭來,認真的繼續看著公文,他李世民,從來不缺人,隻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