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博文的飛天計劃,在得到張諾的支持以後,分成了好幾步進行,其實此時在建造的這個“初代飛艇”已經是飛行器計劃的第二步了。
彆看此時的“初代飛艇”看起來多麼多麼厲害,多麼多麼雄偉,畢竟是個身長將近百丈的龐然大物,可實際上呢,在張諾以及許博文等許多人眼中,這東西其實就是個半成品。
沒錯,目前這個讓李世民震撼不已的龐然大物,真的就隻能算是個半成品,更多的不是說造出來了某個東西,然後大批量開始建設,而是說用來探索現如今的生產力條件下,如何用現有材料以及技術實現“初代飛艇”的飛行。
這就是個技術驗證用的初代飛行器而已。
電解鋁沒有,加壓設備沒有,甚至連精度足夠的封閉結構都沒有,怎麼可能讓這飛艇載人飛到幾千米高空去?
要知道,張諾早在飛天項目組剛剛成立的時候就來給這些人上過一堂最基礎的科普課。
張諾的講授內容非常簡單,不是說手把手的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去做,應該怎麼去弄,更沒有直截了當的去兌換相應的東西給他們,把他們淪為一個組裝工人。
而是清楚明了的告訴他們,當他們要探索天空時,會遇到哪些困難以及天空當中存在哪些風險。
你不用完全懂裡麵的理論,但是你必須知道這些事情。
比方說每上升一千米會下降六攝氏度,同時,天上的空氣更加的稀薄,而為了保障飛行安全,飛行高度一般都是在兩千到三千米左右。
那怎麼解決這裡麵的空氣以及溫度問題。
同時,飛艇說白了其實就是利用頂上氣囊的浮力把底下的貨倉給拉起來,那麼當漂浮一來以後,怎麼去操縱這個龐然大物去按照人們想要的路線去運行?
最後,目前能製造出來的比空氣還輕的氣體,隻有氫氣,這種在張諾科普課堂上通過化學反應製造出來的氣體,在張諾的演示當中可是一種極度易燃易爆的氣體,怎麼解決氫氣的安全問題?
甚至張諾在科普完了以後,還給了一個留堂作業,那就是氫氣在海拔上升以後是會膨脹的,那麼怎麼解決這個膨脹問題?
好嘛,這一通科普徹底把這研究人員給整懵了,但沒用幾天時間,這些人就慢慢的反應過來了。
既然秦王殿下提出了這麼多問題,那麼,我們首先要驗證和要解決的,是這些問題到底是不是真的。
沒錯,張諾很早就教給他們一個精神,那就是科學懷疑一切,隻有經過科學實驗得來的知識才是真實可信的。
甚至,有時候暫時的實驗都不能表示永久的正確,隻能代表著一定時間上的正確。
正因為這樣,所以飛天項目組的第一個項目就是熱氣球,這種最最簡單,幾乎沒什麼複雜的原始飛行器。
建造這個飛行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探索和驗證張諾所說的天空的情況,為接下來的飛艇製造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