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這次也是發狠了,每個州府分配一個禦史,然後這個禦史就負責跟一批留守的百騎司坐鎮州府,緊接著就是從州府抽調官員,這些官員再陪同百騎司直接去縣府。
到了縣府以後,先不管你這邊情況究竟怎麼樣,縣令靠邊站,由百騎司以及下派的官員全麵接管。
緊接著就是徹查當地情況,從災民數量到糧食庫存,從救災安置情況到信息上報。
這次百騎司配合禦史出動,算是大唐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按照預案進行的搶險救災活動。
雖然說之前因為情報信息不準確出了點岔子,可實際上,這次的災情看似弄得很大,但在影響上以及應對上,卻比以前好了太多太多了。
這就是有準備和沒準備之間巨大的差彆。
隻要一聲令下,不用各個部門的主官再去跟皇帝請示、彙報然後等著批準了,更不用主官回去以後一個個的安排任務了。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應該乾什麼,就仿若一台機器一般的,隻要按下開關就直接開始運行了。
而這也是李世民敢於在出現災情以後,還能跳著腳說要偷溜出去玩的底氣,實在是準備得太充分了。
哪怕有些地方還是出現了災民,那也不是朝廷沒做好準備和應對,而是當地官員自己出了問題。
隨著災區各個州府的大概情況彙總到朝堂這邊以後,李世民第一時間帶著眾臣開始了情況研判和分析。
李承乾雖然在李世民回來以後就不再監國了,可李世民此時仍舊把他帶在身邊,他想讓自己兒子多看看多學學,這樣將來再監國的時候可不就更加熟練了嘛。
而李承乾經過藍田城協助處理政務以及這段時間監國的曆練,哪怕現在年紀還小,但跟在李世民身邊那一臉嚴肅皺著眉頭的樣子,已經有了幾分君王的風采了。
李世民對此也表示非常的欣慰!
作為父親,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優秀、耀眼,同時作為君王,誰不希望自己的繼承人沉穩、大氣?畢竟自己創下的基業要是一不小心就給敗壞了,那特麼也太扯淡了。
隻是,李世民暫時沒什麼時間去感歎李承乾的變化了,他這會兒看著眼前慢慢彙總到一起的報告,殺人的心思都有了!
他手裡的這份報告,隻是初略統計出來的已經爆發災情的州府的統計數據,數據來源是百騎司和禦史。
當然了,因為時間問題,所以不可能非常的詳細和準確,但至少比以前送來的數據更讓人信服。
可光從現在手頭的數據來看的話,李世民還真有點低估了那幫人的膽子啊,貌似情況比他想象當中的要惡劣得多!
甚至李世民有種感覺,這要不把這幫子貪官汙吏弄死,恐怕還得弄出更大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