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這地方吧,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也正因為這原因,所以導致這邊的民風稍微有點彪悍,山賊、馬匪、流寇不斷出沒,但卻始終沒法壓垮這邊漢子的脊梁!
他們信奉的是天塌下來當被蓋,與其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的雙手去搏一把。
所以,官府在當地其實是沒有什麼威信的,因為這邊的人總覺著官府屁用不頂,除了會拉人服徭役收稅以外,似乎也乾不好什麼其他事情了。
與其相信官府那幫子白麵書生,還不如相信地方上的那幾個大族,畢竟鄉裡鄉親的,大家祖祖輩輩都認識總不擔心人忽然就換了。
至於官府,以前是大隋的楊家,如今是大唐的李家,誰知道什麼時候就又換了?而且這裡離邊境可沒多遠,時不時的還有突厥死狗過來打秋風呢,要防備的太多了。
但是,不知不覺當中,從去年開始似乎官府在當地人眼中有點不一樣了。
尤其是今年,首先給家家戶戶送上了雞鴨幼崽,然後明確說了這東西就是秦王殿下給你們的,你們好好養,不僅僅產的蛋能賣錢,而且將來這些雞鴨長大以後還能賣一筆錢。
同時官府來的人雖然態度不好,但還是甕聲甕氣的告訴他們了,秦王殿下說了,今年不僅僅有旱災還有蝗災,所以你們這些泥腿子現在就趕緊屯點糧食,然後沒事兒的,就把雞鴨放到地裡去吃點蟲卵什麼的,到時候就能好受點。
對於這種小地方的人來說,皇帝、王爺什麼的,那就是一個虛無縹緲、高高在上如同神佛一般隻知其名不知其人的代號而已。
雖然民間關於張諾這位秦王殿下的故事已經傳得跟神佛沒什麼區彆了,但落到自己這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上,他們還是更願意相信自家村裡的長者或者跟著地方豪族的腳步走。
也不知道這邊的豪族是要跟張諾對著乾還是怎麼了,明明朝堂那邊都已經說明了,可這邊卻嗤之以鼻,認為這時候的糧食正是青黃不接,糧價最高的時候,這時候屯糧,怕是自己要做糧食買賣坑錢哦,不買,反正現在有糧食吃,餓不死。
好嘛,這個態度一出來,當地的百姓頓時就覺著,恐怕這就是真相了,如今家裡還有點口糧,勉強還能度日,這要是把家裡壓箱底的一點錢都拿出來買糧食了,恐怕今年一年就白乾了。
於是,所有人撇著嘴把雞鴨收下了,但絕大多數人卻都把屯糧這個事給丟到了一邊,反而樂嗬嗬的看著村裡偶有的幾個真膽子小屯了糧食的人家,就等著看笑話呢。
可等著等著就發現不對了,今年的雨水似乎真有點少啊,這時候已經有人稍稍有點坐不住了,期期艾艾的衝到當地的大戶家裡打聽去了。
可等來的答複還是該怎麼樣怎麼樣。
可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所有人都坐不住了,這尼瑪顯然就是最最典型的旱災啊,今年的收成完全不用指望了。
但是這些家裡已經斷頓了的,他們這會兒就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原本還歡迎大家上門喝碗水的大戶家裡,此時也是大門緊閉了,就怕其他人過去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