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世民在朝堂上搞得轟轟烈烈的時候,境外的吐蕃、突厥其實也隱隱約約收到消息了!
說來這還是張諾弄出來的鍋!
張諾不是一直提倡繁榮商貿嘛,那有些膽子大還有點小關係的,就開始琢磨著賣點東西去異域,那不是更加掙錢嘛。
其中最最重要的一項,那就是酒了。
白酒、米酒、高度的、低度的,反正如今大唐有點不缺糧食的意思了,喝酒的人也多了,這酒的產量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漲。
所以運著酒往外賣的也越來越多了,畢竟,在吐蕃和突厥那邊,這酒是真的好賣啊,簡直跟撿錢差不多。
而且等回來的時候,還能捎帶點異域風情的東西回來,不管是藥材還是什麼,反正如今長安城裡的老少爺們兜裡比以前富裕多了,哪怕是看起來有點稀裡糊塗不知道乾啥使的東西,隻要價錢不離譜也敢買來先見識見識了。
這麼一來,這跟域外的商貿就算做起來了。
而生意這東西嘛,自然有來就有回嘛,人吐蕃和突厥那邊也不全是沒見過世麵的大傻子,眼見著這關內的商人源源不斷的來來回回的倒騰,自然明白這裡麵是有大利潤的。
那他們難道就不能做?
當然能!
於是從有了第一支域外的商隊跟著西域那邊更遠的商隊一起來大唐走了一個來回以後,慢慢的,從外邊來大唐的商會就越來越多了。
偏偏大唐彆的地方不說,但在對於外來文化以及外來民族的包容性上,可謂是所有朝代當中最強的。
所以這些抱著滿腔敬畏之心來長安撈金的外籍團隊,還真就在長安城裡廝混了下來,雖然老長安人那看到外族人難免脖子伸長、頭往上抬用鼻孔看人的架勢有點讓人不爽,但習慣了嘛,就會發現這地兒是真的好啊。
好嘛,等到第一批見了世麵也掙了錢的域外商人回到自己部落一吹,好家夥,緊接著陸陸續續的那一批批人簡直把這當成了旅行團了,那真是前一批都還沒走掉呢,後一批就過來了。
長安人自然是樂得如此,畢竟外族對我大唐心向往之可不就顯得咱們有牌麵有地位嘛。
但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這來來往往的人一多以後,裡麵混進來什麼人就成了很自然的情況了,畢竟這麼正大光明的能把探子派過來,那何必還另外想法子呢。
所以,大唐這邊的一些變化,越來越詳細也越來越鮮活的展現在了域外國家的眼中了。
這次老孔家出這麼大的事兒,整個長安都沸沸揚揚的,再加上張諾那邊的六萬大軍回來先得休整一個月,給人放個探親假什麼的,這一下子就把消息放出去了。
然後,都沒用多久,吐蕃和突厥那邊就都收到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