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心驚肉跳的頡利(1 / 2)

頡利也好、楊政道也罷,哪怕是受儘磨難的蕭皇後,其實都明白,大唐和突厥之間,雖然有一紙盟約在那兒,可雙方都是但凡有機會絕對不會放過對方的存在,根本不是什麼兄弟國家。

以前突厥強大而大唐正好動蕩的時候,頡利興兵突入大唐可沒有半點顧忌的意思,那麼如今大唐一飛衝天,連高麗都已經成了故紙堆當中的一段曆史了,那大唐又怎麼會放過突厥、吐蕃這些周邊的強國呢。

大國曆來都是這樣的,對於周邊的強敵隻有一個態度,要麼臣服要麼死,這不是什麼猜測,而是任何一個大國,尤其是超過其他國家太多的強國必須要去做的。

因為一個強國要保障自己的國防安全,那就必須肅清周邊的國家,而所謂的肅清,其實就三個選擇——吞並、臣服、消滅!

這不是什麼臆想,而是一個帝國,一個強大的國家的基本操作,畢竟一個強大的帝國,本身就是建立在發展、侵吞兩條路線並進的道路上的。

要是一個強大的帝國放任周邊國家隨便發展還不去製衡的話,那隻能說帝國的統治者腦子裡麵有坑。

顯然李世民不是那樣腦子有坑的人,或者反過來說,李世民是少有的有能力有心性的雄主。

這對於大唐來說是個好消息,可對於突厥的頡利以及依附在突厥當孫子的楊政道來說,那就是個慘絕人寰的壞消息了。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去打破大唐即將到來的進攻。

從老孔家的滅門案發生以後,突厥這邊就已經知道,突厥和大唐必有一戰了,可怎麼打?在哪裡打?這些問題都是不知道的。

突厥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來儘可能的搜集一切可能搜集到的情報,想儘量提升自己在這一場決定國運的戰爭的勝率。

可越是了解他們就越是心寒,因為兩者之間實在是相差得太多了,甚至當他們搜集的情報越來越多以後,不管是頡利還是楊政道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大唐太特麼有錢了。

戰爭,說到底打的還是國力,糧草和人口就決定了兩國之間的國力對比,真到了一定程度以後,那就是以堂堂正正之勢大兵壓境,沒有什麼投機取巧,就是以勢壓人、正麵硬上,活生生把人錘死的那種。

更何況,大唐如今雖然還算初定,可當年那批征戰多年的將軍們還大多正是壯年,這幫人連以少勝多的戰役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了,難道還不會打這種以強擊弱的平推戰役?

怎麼想都覺著自己沒勝算的頡利,最後發狠了,咱打不過還躲不過嘛,草原男兒隻要刀馬還在,這天下就大可去得。

所以,頡利非常狠的把全族都搜刮了一遍,湊齊了八萬青壯,騎著馬拎著刀趕著羊就這麼走了。

他要跟大唐繞圈子,這一方麵是在消耗大唐的國力,同時也是牽扯住大唐的軍力,等大唐那邊堅持不住,或者軍力被拉扯的足夠到位以後,他就換個方向重新突入關內跟大唐正兒八經的打一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