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著眼前這個放在玉枕當中的玉璽,整個人似乎連呼吸都不會了,憋得滿臉通紅的一會兒看看玉璽一會兒看看張諾的,嘴唇也在哆嗦,就是不能完整的說出一句話來。
張諾倒是沒什麼感覺,看到了就看到了,這東西如果拋開他的曆史意義以及象征意義來看的話,無非就是個古董玉雕而已,反正又不能賣錢,畢竟應該是沒誰有膽子花錢買這東西了。
要知道,這年頭雖然還沒到後麵朝代穿件黃色衣服都逾製的情況,但傳國玉璽這種東西就好比龍袍鳳冠一樣,隻有帝王才能有,而且傳國玉璽這東西比龍袍鳳冠可重要多了。
李世民此時這麼激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他一直耿耿於懷的得位不正,這點被許多人詬病過,說來說去以後連李世民自己都有點忌諱這個了。
畢竟他確實是殺兄囚父上位的,所以他才努力工作,儘可能的發展大唐、約束自己,力爭要洗刷自己身上這個汙點。
可如今傳國玉璽一出可就不一樣了啊。
這東西他爹都沒有啊!
在如今這個封建迷信大行其道,皇帝被稱作天子的年代,這個象征著皇權、帝位的傳國玉璽到了他的手裡,那能做的文章就大了啊。
這叫李世民怎麼不欣喜若狂?
張諾可沒那麼多心思,他就是單純的好奇,想見識見識而已,畢竟後世這東西早已不見了蹤影,隻能從一些古籍當中去尋找對於這枚從秦始皇時代就開始流傳的“和氏璧”的身影。
從古籍當中的記載來看“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首發網址m.luoqiuww.
“秦之後,曆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儘”。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而且,傳國玉璽並不是一整塊玉石,按照曆史記載的話,王莽篡權時,
“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後處。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後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也就是說,這傳國玉璽應該是有個被修補過的角的,張諾毫不客氣的從玉枕裡麵把這傳國玉璽給拿了出來,抓在手裡細細端詳著。
果然,從外觀上看的話,這傳國玉璽果然如同史書當中記載的那般,一個角不再是那麼完整無缺的玉石,而變成了一塊稍稍有些暗淡的黃金填補了上去。
而且在傳國玉璽的麵上,還有“大魏受漢傳國璽”、“大晉受魏傳國璽”的字樣,張諾一看就明白,這特麼就是老曹家的曹丕弄的前麵那個,司馬家蕭規曹隨弄的後麵那個。
說來也好笑,這玉璽麵上的字又有幾個人能看見呢?
誰能沒事兒拿著玉璽看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