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李承乾的要求,畢竟這個要求其實根本就不是李承乾提出來的,說白了李承乾今天過來跟他主動談起這些,他反而得高興才是,畢竟李承乾明明可以直接答應張諾,然後屁顛屁顛跑過去就行。
可偏偏他還是過來了,老老實實地交待了一切,雖然這裡麵或多或少也是因為根本瞞不住,但李世民還是得承認,李承乾確實是個誠實的孩子。
畢竟不說孩子,哪怕是大人都有僥幸心理,麵對有些事情的時候,總會覺著自己或許就不會出事、不會被抓、不會失敗、不會……
而實際上,哪有什麼不會的,但凡有這種想法的,實際上都是已經預料到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結局了,可偏偏卻自欺欺人的隻把眼光放在那一絲絲或許會成功的可能上,這就是所謂的僥幸。
其他人或許可以這麼做,畢竟在某些時刻,小門小戶的就是需要這樣的賭性和堅持才能搏出一條出路來。
可李承乾不行,作為一個帝國將來的統治者,本身就站在這個世界的最頂端,乾嘛要去賭?
李世民為什麼一直讓李承乾跟著張諾?不僅僅是讓李承乾學到張諾身上那些奇奇怪怪的學識,隱藏得更深的一個訴求就是,李世民希望李承乾能學到張諾身上那股子大氣。
沒錯,在李世民眼裡,張諾或許自己都沒發現,他那股子不管乾什麼都堂堂正正、堂而皇之的氣派,其實比自己這個馬上皇帝更像皇帝。
那是一種從心底裡生長出來的自信,那是一種麵對任何局麵都能淡然對待的從容,那是一種無論是戰爭還是發展、征伐或是談判都能堂而皇之的說出來的平淡。
這其實是一種真正的王者之風,不是說這種人就沒有算計了,而是像張諾這樣的屬於那種哪怕我算計你,也是算計在明麵上,根本不屑於遮掩自己的目的,然後堂堂正正的以大勢和陽謀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種精神和風格,與大唐太契合了,可惜李世民自己做不到,他是馬上皇帝,還是搶來的皇位,他的經曆、性格等等因素決定了,他可以暴虐、可以仁慈但就是做不到像張諾那樣一切都堂堂正正的。
首發網址m.luoqiuww.
畢竟,他的出身雖然是八柱國的李家,可是那時候的李家可是岌岌可危,可謂是夾著尾巴做人,很多東西都得偷偷的來,做事也是小心翼翼的。
甚至在李世民領兵出征的時候,由於兵將缺乏、糧草匱乏,甲胄兵器更不用說,所以乾什麼都得精打細算。
這樣成長起來的人,如果在足夠理智的情況下,自然沒什麼,可隻要稍稍有點不注意就容易把握不住,要麼手抓得太緊顯得有點扣扣搜搜的,要麼手放得太鬆,感覺不拿自家買賣當買賣,什麼都能往外送的感覺。
這點,從曆史上李世民的所作所為當中就能看出來。
可是李承乾不一樣,之前就說了,李承乾的起點太高了,早早的就確立了太子之位,大唐越來越好,家底越來越厚,可以說一切都在往著好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