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反過來說,倒是這些豪門大族可能會如同遛狗一般的丟出去一兩塊骨頭,把那些剛剛積攢了一點小財富的商賈之家給招過來,然後想個什麼法子給坑得一乾二淨。
不要小看這些豪門大族的手段和人脈,作為傳承已久的家族,他們對於這種坑人的事兒,簡直嫻熟到骨子裡了,不說那些以勢壓人什麼的齷齪手段了,哪怕是正大光明的挖坑,他們也是熟絡得很,絕對能做到讓你不知不覺的就進坑,最後哪怕去衙門了告狀都沒用的那種。
畢竟,比起剛剛爬起來的商賈之家,他們這些人對於律法以及衙門裡的套路,實在是太清楚了。
也就是張諾這幾年一直在改進這些東西,並且把知識傳播開了,否則他們要做這些的話,難度會更低。
可有了張諾這個會所就不一樣了,張諾就是一根定海神針,同時也是一尊鎮壓一切的明王,你們合作可以、互相之間算計也可以,甚至虧大了以後過來哭訴都可以,但是至少在這裡談好的合作,不能玩那種以勢壓人或者官商勾結的手段來坑人了。
畢竟你這麼乾的話,張諾的麵子往哪裡放?
這些事情張諾都不會明說,但是相信那些聰明人都會從一些流言蜚語當中琢磨明白的,畢竟琢磨不明白這些事情的人,恐怕早就被人給整死了。
而且,隻要這個會所多開上幾年,那麼慢慢的新興商人們就會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勞進一步的前進。
雖然這種手段必將在大唐創造出一大批的新興富豪,但是隻要做好引導,不要弄出為富不仁之類的事情來,那麼,經濟就必將快速發展,而大唐的百姓們也會因此而受益。
當然了,指望這些商人們個個自覺什麼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張諾其實很早就已經在跟李世民商量各種法律條文了,如今的大唐,在法律方麵也是在逐漸逐漸的走向正軌。
張諾沒有傻了吧唧的完全照搬後世的條文,那是傻子才去乾的事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征,如今的大唐就是皇帝至高無上,就是存在明確的階級壁壘,你這會兒非得來個人人平等,那跟造反有什麼區彆?
所以,法律研究一直是京師大學堂裡的長期課題,張諾所受到的教育一直在告訴他,把一個國家的發展和運行全部壓在某個人或者某一批人身上,無疑是一種非常不靠譜的行為。
李世民固然英明,長孫無忌、杜如晦等等淩雲閣二十四賢臣固然也確實是非常不錯的,可難道他們就不會犯錯?他們就不會馬虎?
張諾從不相信這種事情,他始終認為法治才是最最正確的道路,人治隻是在法治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導向,這一點,張諾堅信不疑!:,,.